土壤中的典型污染物及其修复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环境污染物;第一部分 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中毒机理 ;1 性质、来源、分布与迁移;自然来源;化石燃料:热电厂;荧光灯管;(3)汞在环境中的分布 ;(4) 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土壤中汞形态分为:金属汞、无机结合汞、 有机结合汞 无机汞:HgS、HgO、HgCO3、HgSO4、 HgCl2、 Hg(NO3)2 有机汞:甲基汞、土壤腐殖酸结合态汞、 有机汞农药等 土壤环境的Eh 、pH 决定着汞的存在形态,三价态相互之间的转化反应为: 氧化作用:Hg0---Hg22++Hg2+ 歧化作用:Hg22+---Hg2++Hg0 土壤微生物作用:Hg2+---Hg0;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2 汞的甲基化;3 汞的修复技术;化学稳定化法治理土壤汞污染;假单胞菌属能够降解甲基汞,也可以将Hg2 + 还原为金属汞。 ;二 砷;1)自然砷; 2)As3+简单硫化物和氧化物; 3)As5+形成的砷酸根络阴离子,与Fe、Cu、Pb、Zn等重金属形成的矿物。 4)As与S形成含硫盐阴离子,并与Fe、Cu、Pb、Zn形成含硫盐矿物。 5)土壤颗粒的晶体结构中 6)土壤溶液中;3 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4 砷的甲基化;砷在环境中转化模式 ;5 砷污染与健康;6 修复方法;三、镉;镉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镉可通过土壤、水体、肥料、工矿粉尘等途径进入农作物及农作物的可食部分,进而进入食物链,可能威胁消费者健康。 镉在肾中一旦累积到一定量,就可能损害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为主的肾损害,这并不致命,但可能会略微影响预期寿命 ;3 镉的迁移转化;(2) 水合金属氧化物对Cd离子的吸附 一般认为,水合金属氧化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是重金属离子在这些颗粒表面发生配位化合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n≡AOH + Men+ = (≡AO)n → Me + n H+ (3) 腐殖质对Cd离子的吸附 腐殖质(Hum)微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它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来实现。腐殖质的离子交换机理可用下式表示: ;2. Cd的溶解和沉淀反应 水体中Cd离子与相应的阴离子生成硫化物、碳酸盐等难溶化合物,大大限制了Cd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范围,使Cd主要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降低了Cd离???在水中的迁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水质起净化作用。;4 土壤中镉的修复 物理方法: 排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生物炭吸附 化学方法: 一是降低土壤镉的溶解性,减少其生物毒性和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如磷酸盐,石灰、硅酸盐; 二是利用酸性化学物质或某些螯合剂增加土壤镉的移动性,通过灌溉或降水将表土层的镉淋洗到底土层,使耕作土壤得到净化。 生物方法: 利用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可以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四、铅;2 铅的来源;主要人为来源;3 铅对人体的危害;(1)物理方法 换土法:把受污染的土壤替换成未被污染的土壤 隔离法:向土壤中加入固化剂,使土壤中的铅被固定住,防止因为铅的迁移而对附近土壤造成污染 淋滤法:使用淋洗剂清洗受污染的土壤,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随淋洗剂流出 玻璃化法:将受污染的土壤加热使之熔化,冷却后能形成稳定的玻璃态物质,受土壤中的污染物能有效地被固定 电化学法: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阴阳 2个电极,利用铅离子的带电性,将土壤中的铅离子去除,并且能达到回收的目的 吸附固定法: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一种材料,将土壤中有效态的铅离子吸附并且能够固定;(2)化学方法 化学固定法 :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降低铅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和迁移性,如钙镁磷肥 螯合剂调节法: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螯合剂,螯合剂与土壤中的铅离子发生反应,增强了铅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土壤pH控制法:通过调节土壤中的pH值来调节铅离子的有效性和迁移性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法:通过调节电位值来改变铅离子在土壤中的活性 (3)生物方法 微生物修复法:如,蚯蚓 植物修复法:由于铅具有较高的负电性,被认为是弱酸,易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铁锰氧化物等形成共价键,不易被植物吸收,所以目前已见报道的铅超积累植物并不多,而且主要都是在铅锌矿区发现的;五 铬;2 铬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3 铬的危害;4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3)植物修复技术 原理:指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转化和降解的作用机制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 (4)微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原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向污染环境补充经过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通过生物还原反应,将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