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名:张宏维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国立中山大学
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
組織評估與建議
姓名:張宏維
學號:9162401
系級:藝術管理研究所
壹、描述與評估
一、簡介、沿革與歷史
(一)現況
(二)基金會簡介
(三)舞團簡介
二、外部環境分析
(一)任務環境
(二)與其他組織的關係
三、內部環境分析
(一)組織使命與目標
(二)策略
(三)組織效能
(四)組織規模
(五)組織內的IT應用
(六)知識管理
(七)組織文化與倫理
(八)組織生命週期
(九)控制系統
(十)創新與變革
(十一)組織結構
(十二)組織內部的部門間關係
(十三)決策模式
(十四)衝突、權力與政治行為
貳、建議
一、任務環境以及與其他組織的關係
二、組織的長期發展策略
三、組織內的IT應用與資訊系統
四、知識管理
五、組織結構
六、組織文化
七、組織內的部門關係
八、決策
壹、描述與評估
一、簡介、沿革與歷史
(一)現況(截至2001年12月止)
演出總場次:1,449場(國內1,060場,國外389場)
2001年演出場次:89場(國內75場,國外14場)
2001年觀眾人次:223,157
基金總額:184,000,000
資產總額:262,320,738
2001年收入總額:118,926,523
2001年支出總額:122,521,819
員工人數:專職行政及技術人員45人
舞者及藝術家32人
兼職人員(藝術家及董事)20人
(二)基金會簡介
雲門自一九七三年成立之初,就從不曾自我侷限為「只是一個舞團」,而是自我定位為一個與社會同脈動、同生息,將努力成果貢獻給社會的「文化財」。
為了妥善管理與運作這個屬於社會的「文化財」,雲門在一九八八年成立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邀請社會賢達與領導菁英群組成董事會,共同督促與協助雲門發展。
首任董事長為傳播界、學術界向來敬重的徐佳士教授。今夏剛過八十大壽的徐教授連任十多年董事長,甫於六月三十日卸任董事長一職。新任董事長由曾任文建會主委的申學庸教授,自二○○○年七月起擔任。
徐佳士教授、申學庸教授,都是一九八八年基金會成立時即加入董事會迄今,同時期成為雲門基金會董事者,尚包括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知名建築師黃永洪先生、戲劇學者汪其楣女士,共同協助雲門自八○年代進入九○年代,走過一九九一年復出後的奔忙與快速茁壯。
九○年代迄今,多位企業領袖和科技界龍頭,有感於「台灣需要雲門」,而「雲門需要永續經營」,他們除了定期捐款贊助雲門舞集外,並先後加入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董事陣容。包括普訊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柯文昌於一九九五年加入﹔建弘證券總裁洪敏弘於一九九七年加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國泰人壽董事長蔡宏圖於一九九八年加入;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於二○○○年加入。
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於一九九四年自美國返台定居,即前來觀賞雲門公演﹔一九九七年加入基金會董事,並於一九九八年起擔任基金會名譽董事長。
基金會於一九九八年成立時,擁有基金一百萬元;歷經十多年來的物價波動與各方有心人士的挹注,目前擁有基金八千六百萬元。
基金除用於舞團各項演出之外,並致力推動各項有助台灣藝術發展、文化提升的活動,譬如採集台灣原住民音樂、製作「鄒族之歌」音樂帶出版;主辦一九九二年台北國際舞蹈學院舞蹈節,和台北國際舞蹈會議;推動「雲門文化講座」,邀請名家暢談「本土關懷與美的重建」、「人間關懷、關懷人間」等;邀請國際舞台設計大師李名覺來台,舉辦回顧展,進行設計營、大師班,培養台灣舞台專業人才;邀請國際頂尖舞蹈家,如Eiko Koma來台演出,提升台灣觀舞者視野等。
自一九九八年起,更成立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推出經兩年嚴謹研發試教完成的「生活律動」課程。
一九九九年,雲門成立子團「雲門舞集2」,深入台灣各地校園、社區為更多的觀眾演出。
雲門舞集是站在幕前,亮眼飛躍的舞團;而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就如同厚實的舞台基石,匯聚社會涓滴形成的集體力量,支持著這舞團向上騰躍,也希望給這社會不斷「向上提升」的能量。
(三)舞團簡介
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卷……」 《呂氏春秋》
根據古籍,「雲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相傳存在於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舞容舞步均已失傳,只留下這個美麗的舞名。
一九七三年春天,林懷民以「雲門」作為現代舞團的名稱。這是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現代舞團。
三十年來,雲門的舞台上呈現了將近一百五十齣舞作。古典文學,民間故事,台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的嘗試,雲門舞碼豐富精良;多齣舞作因受歡迎,一再搬演,而成為台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從台北的國家戲劇院,各縣市文化中心,體育館,小鄉鎮學校禮堂,雲門在台灣定期與觀眾見面。近年來,每年輪流在各城市舉行戶外演出,平均每場觀眾高達六萬,演出結束後,會場沒有留下任何垃圾紙片,建立了美好的廣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