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耳蜗植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
人工耳蜗植入与听力语言训练
一、人工耳蜗发展简史
1800,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用直流电刺激外耳道
1855,法国Duchenne交流电刺激
1936,俄国Gersuni认为耳蜗是主要的受刺激部位
1965,美国Simmons,刺激部位与音调有关
1968,美国Michelson,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
1968,美国House,单导人工耳蜗
1975,奥地利Hochmir,单导人工耳蜗
1977,奥地利Hochmir,多导人工耳蜗
1978,澳大利亚Clark,多导人工耳蜗
1980,美国3M单导人工耳蜗临床应用于儿童
1981,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成立,产品Nucleus
1989,奥地利MED-EL公司成立,产品COMBI40/40+
1991,奥地利MED-EL,耳背式言语处理器
1993,美国ABC公司成立,产品Clarion
1994年,法国MXM公司成立,产品Digsionic
80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人工耳蜗
80年代中,澳大利亚Cochlear进入中国
1997,奥地利MED-EL进入中国
1999,MED-EL的TEMPO+言语处理器问世
二、人工耳蜗植入的基本原理
三、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
(一)对病人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全面评价十分重要
·人工耳蜗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治疗毛细胞损害的手段。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来恢复听力,术前的期望值都会大大影响术后的满意度。
·交流障碍具有多因性,通常必须进行多个方面的康复,尤其是听觉、发声和理解能力都欠缺的儿童,这一点需要提醒注意。
·患者应具有学会使用并保持装置达到最佳效果的愿望和心理特征(或患者的家属)。
(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内容
·听力评估
·耳科学及其他医学评估
·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心理评估
四、人工耳蜗植入术9岁以下儿童适应症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纯音听力测验的三个频率500、1000、2000Hz平均听力损失大于80dB(即PTS 3Fs≥80dB)。
年龄在18个月(美国FDA通过)~9岁。
配戴3~6月合适助听器听力康复训练后听力改善基本无效或微效。
·5岁以下患儿不能建立有效的听觉交流能力。
·5岁以上患儿,开放式言语认知≤50%。
·2kHz及以上频率的助听听阈在言语频谱范围之外。
无手术禁忌症,如急慢性中耳炎发作期和其他全身器官不适合手术。
父母及家人对儿童改善听力具有强烈的愿望。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良好的家庭聆听环境。
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针对儿童患者需要一套完整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计划。
五、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异同
(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相同处
听觉学习的顺序一致;
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元音比辅音先获得;
均受到背景噪声影响。
(二)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使用者的不同处
(1)人工耳蜗植入者可以显著地改善高频声的察觉;
(2)人工耳蜗者容易察觉人类的言语频谱范围;
(3)人工耳蜗植入者需要学习聆听的时间和过程比极重度助听器佩带者所需要的时间快过程短;
(4)人工耳蜗使用者具有随意学习的潜力,明显地表现出“有无意中听到”和“再次听觉化”。
六、儿童人工耳蜗术后听力语言康复
成功手术是儿童重新获得听觉的基础;有效康复训练是儿童回归主流的必要手段。
(一)听觉训练阶段
人工耳蜗术后的儿童听觉训练与佩戴助听器的儿童基本一致,也遵循察觉、辨别、识别和理解四个阶段。
(二)词汇积累阶段
(三)语言训练阶段
语言训练的范围:韵母、声母、字、句、文章、谈话、电话交谈、沟通技巧。
语言训练的方法:鼓励聆听;一对一单独训练;听和唇读结合
语言训练的六个方针(Rubbins,1994):
整体化识别及发音目标。将识别和发音整合到活动中去,将听和说结合在一块进行。
创造一个对话环境,胜过教师个别辅导。
强调真实世界中的通用言语技能
使用交流停顿法。倾听,做好意外的准备
听力训练和发音训练使用成对的相互比较内容。
实现交流能力的目的。言语技能的单独发展没有意义,应实现交流的能力。
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家长要了解人工耳蜗的相关知识,如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儿童带来的感受、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教育决定等。保证耳蜗正常工作。积极参与听力语言康复和教育。
七、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言语感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引自Nipako等,2003)
1.儿童发生耳聋时的年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耳聋发生的越晚、失聪的时间越短,儿童的言语感知能力好。
2.人工耳蜗植入术时的年龄:如果单考虑小于3岁的学语前聋的儿童时,耳聋发生的年龄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影响就不明显了。先天性耳聋的儿童与3岁前发生耳聋的儿童术后言语识别能力没有区别。因此,越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效果越好。
3.使用人工耳蜗的时间长短:随着佩戴人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