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三、酸(涩)味药 【药效物质基础】 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酸味药主要分布于收涩药和止血药中。 【功能应用】 酸味药能收敛固涩、安蛔止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等功效。用于治疗久泻久利、自汗盗汗、久咳虚喘等。 【药理作用】 凝固组织蛋白; 抗菌; 抑制蛔虫; 减少肠蠕动; 镇咳 四、苦味药 【药效物质基础】 苦味药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鞣质等。是苦寒药“苦”、“寒”的来源。 苦味药主要分布于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祛风湿药中。 【功能应用】 苦味药能泄、能燥,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火、通便、泄肺、燥湿、泻下等功效。 【药理作用】 广谱抗菌; 抗病毒、抗炎; 通便; 止咳; 平喘。 五、咸味药 【药效物质基础】 咸味药主要含无机盐成分,主要来源于碘和中性盐所显示的味。 咸味药主要分布于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 【功能应用】 咸味药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或泻下、息风止痉、补肾壮阳等功效。 【药理作用】 抗增生; 抗单纯性甲状腺肿; 通便; 镇静、抗惊厥;。 从以上可以看出,五味是中药药 性理论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条件的 限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应进一 步研究中药的五味与化学成分和药理 作用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对五味学说 的认识和应用。 五味 功效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辛味 能散、能行 挥发油 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甘味 能补、能缓 糖类、蛋白质、氨基酸 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 酸(涩)味 收敛、固涩 有机酸(酸味) 鞣质(涩味) 收敛、止泻、止血、抗炎、抗菌 苦味 能泄、能燥 生物碱、苷类 抗菌、抗炎、杀虫、止咳平喘、致泄、止吐 咸味 能软、能下 无机盐 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泄、影响免疫系统 辛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 泻下; b 影响胃肠平滑及运动; c 调节免疫; d 止泻 e 抗感染 酸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 解热; b 发汗; c 保护创面; d 抗菌; e 利胆 3. 苦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A 发汗; b 中枢兴奋; c 止泻; d 抗菌; e 保护创面 4. 有毒中药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是( ) A 辛 b 酸 c 甘 d 苦 e 咸 5. 甘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A 提高机体免疫力 ;b 抗菌; c 解热 ;d 发汗 ;e 镇静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 升降浮沉是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 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 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 升浮药 沉降药 功效 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 清热、泻火、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胆、息风止痉 性味 味辛、甘, 性温热 味酸、苦、咸, 性寒凉者 药材 性状 质轻:多数花叶类药物,质地轻扬 质重:多数籽实类药物,质地重实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归”是指药物的归属,即药物作用的部位。 “经”是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 归经就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⒈中药归经与药效和作用部分相关性: (密切相关性) 大黄、芒硝、芦荟等18味泻下药→入大肠经率100%(大肠为传导之腑); 杏仁、百部、贝母等18味止咳药→入肺经率100%(肺主呼吸); 鹿茸、淫羊藿、补骨脂等53味壮阳药→入肾经率100%(肾主生殖); 仙鹤草、白芨、大蓟等21味止血药→入肝经率85.3%(肝藏血)。 ⒉归经与有效成份在体内的分布相关性 (有一定相关性) 23味中药有效成分身体内的分布与所属脏腑分析比较。 符合率:61%;大致相符:26%;无关 :13% 如:3H-川芎嗪主要分布:肝、胆(归肝、胆经) (川芎嗪的含量非常低1g中含有0.01ug不到) ⒊归经与微量元素 中药中微量元素对机体组织的选择性、亲和作用是归经的基础。 如: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等补肾药富含Mn Zn 络合物→ Zn Mn 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 如:富含Zn ,Mn,Cu, Fe中药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 只能验证部分中药的部分药效 第五节 对中药有毒和无毒的现代认识 “毒”是药物偏性。 “毒”的概念是广义的,认为毒性是中药最基本的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来治疗疾病,用之得当可发挥治疗作用,不当则产生损害,即“不良反应”。 一、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 2 3 4 5 6 1 不良 反应 后遗效应 特异 质反应 药物 依赖性 副作用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1.1 副作用 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1.2 毒性反应 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