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胡中英文简介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胡 (音域D/A + 4 octave above A)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民族弓弦乐器,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历史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擦弦乐器至少在唐朝便出现了,最早可能是从弹拨乐器筝发展出以竹片为弓拉奏的轧筝。宋朝出现奚琴、马尾胡琴、嵇琴等拉弦乐器,其中马尾胡琴已经以马尾制成琴弓取代竹片进行拉奏。 唐宋至明清时期,随着各地方戏曲及民间表演者的需求,逐渐繁衍出许多不同形制的弓弦乐器,如京胡、梆子戏的板胡、粤剧的粤胡、坠胡、四胡等,据著名胡琴演奏家张韶的统计,至今已发展出50多种弓弦乐器。其中二胡在民间广为流传,大量运用於戏曲伴奏,音色温润动听,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 五四运动时期,刘天华先生融合西方音乐理论、演奏技巧,对二胡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大胆革新,扩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并且创作了多首二胡独奏曲,二胡开始以独奏乐器出现在表演舞台上。198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二胡独奏曲已有数百首之谱,并开始发展叙事曲、协奏曲等大型二胡曲。 结构 主要部分有琴杆(琴柱)、琴轴(轸子)、琴筒、琴托、千金(千斤)、皮膜(蟒皮)、琴码、琴弓、音垫。 弦有两根,内弦定音为d、外弦为a。琴弓类似小提琴的琴弓,但不完全相同,小提琴琴弓是被固定在弓杆上的,而二胡弓以马尾毛与竹制弓杆组成,富有弹性,可以以不同的力道来控制声音的大小。阿炳二胡内弦定音为g、外弦为d。 音垫:又称“噪音抑制垫”,“噪音控制垫”或“制音垫”。目前二胡还是一种不很完善的乐器,表现在音质的不稳定和过大的噪音。为了能使二胡达到演奏要求,必须稳定音质,降低噪音,所以在琴码的下侧加上一块不雅观的振动阻尼音垫。 分类 六角二胡 前八后圆 依据制琴产地可分为三类: 苏州琴(二胡品牌:杰伦二胡) 2.上海琴 3.北京琴 依据琴筒型状可分为四类: 圆筒二胡 2.八角二胡 3.六角二胡 4.扁筒二胡 5.前八后圆 (扁筒二胡由二胡演奏家陈耀星所设计 ) 依据材质可分为类: 印度小叶紫檀二胡 2.非洲紫檀二胡 3.明清旧料二胡 4.老红木二胡 5.血檀二胡 6.黑檀二胡 演奏技法 拉奏时将弓毛置于双弦中 演奏时多采坐姿,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拉弓。将弓毛置于双弦之中拉奏,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擦弦乐器。 弓法 弓弦乐器运用琴弓以表达乐曲的表情。以用弓的长度区分为全弓、长弓、短弓等,以使用部位区分为弓尖、弓根、前弓、中弓、后弓等,以运弓速度区分为快弓、慢弓、颤弓等,以弓序分为推弓、拉弓、分弓、连弓、断弓、顿弓等。 基本上分为圆滑演奏效果的连奏弓跟顿弓、跳弓、飞弓、抛弓、击弓等断奏弓。 指法 以按弦手指的动作创造不同音色,如揉弦、颤音、打音、泛音、滑音、拨弦等。 二胡演奏家 参见二胡演奏家列表 二胡发展里程碑 刘天华根据中国民间音乐特性及借镜小提琴,将二胡定弦为D、A。 1963年上海之春二胡比赛,将多位二胡演奏家推向更高的舞台,大量优秀的二胡作品乐曲在全国流行。 大型民乐团的诞生,大大增加对二胡专业的需求量。 刘文金创作了现代二胡作品《豫北叙事曲》(1959年)、《三门峡畅想曲》(1960年)、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1982年)。 盛世弦和、CCTV民乐大赛、2008台北市民族器乐大赛和其他二胡专业比赛,对二胡专业化、学院派的人来说, 提供了很多交流机会。 二胡作品 1930年代 刘天华 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包括: 《病中吟》(1915) 《月夜》 (1918) 《空山鸟语》(1918) 《苦闷之讴》(1926) 《悲歌》(1927) 《良宵》(1928.1.22) 《闲居吟》(1928.6) 《光明行》(1931) 《独弦操》(1932.1) 《烛影摇红》(1932) 陆修堂 《怀乡行》 刘北茂 《小花鼓》 陈振铎 《田园春色》 阿炳 《听松》(1939) 《二泉映月》 《寒春风曲》 1950年代 孙文明 《弹乐》(1951年) 《流波曲》(1952年) 曾寻 《拉骆驼》 曾加庆 《新农村》《山村变了样》《赶集》 朴东生 《在草原上》 刘文金: 二胡协奏曲《豫北叙事曲》(1959) 钟义良 《春诗》 1960年代 刘文金 二胡协奏曲《三门峡畅想曲》 (1960) 黄怀海 《江河水》 《赛马》 刘明源 《河南小曲》 《美丽的西藏》 赵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