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外线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科学家们研制了多种紫外线治疗仪器,需要服用光敏剂后再照射,即光化学疗法(PUVA),但该疗法有不少副作用:患者需要避光,而且皮肤反应也比较剧烈。 2.保护眼睛: 能紧紧地遮盖眼睛周围且设计能阻挡UVB线的护目镜和特殊的太阳镜,可提供最好的保护。用普通的太阳镜时部分光线仍可透过到达眼睛。 一般地,治疗次数应逐渐增加,直到皮损开始清除,除非最后的间期产生皮肤搔痒和/或触痛。因为UVB光疗还无法做出精确的定量,所以每个病人的反应不是能完全预测的。 根据每个病人的反应适当调整以后的治疗方案。 该疗法治疗牛皮癣具有见效快,红斑反应发生率低,疾病缓解期长,不需服用光敏剂等优点,同时和光化学疗和广谱UVB相比,发生皮肤黑素瘤和非黑素性皮肤的危险较低,可用于妇女、儿童皮肤病的治疗。 2)不良反应: 与日光或宽波UVB类似,NB-UVB也可引起皮肤晒伤,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偶尔可导致多形性日光疹,可通过减小治疗剂量及对症治疗得到缓解。 延长UVB治疗次数可能出现如皮肤老化、皮肤肿瘤等不良反应。 治疗的初始剂量是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确定: 欧美多为I、II型皮肤,中国人大多为III、IV型皮肤,欧美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3-0.5J/cm2,照射剂量递增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次递增10%-20%,二是选择适当的固定剂量,后者可减少光毒反应的发生。 治疗期间避免剃须及使用香水,避免烫发、理发以防遮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反应; 面部因暴露于日光的时间较长,如无皮损应予保护, 男性生殖器部位未受累部分皮肤可用短裤或黑色丝袜进行遮盖, 治疗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及光疗师所发生的任何变化及治疗变更(如补充维生素、接受中草药治疗及使用外用药等)。 NB-UVB对白癜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机理仍不清楚,推测是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白三烯等刺激毛囊外毛根鞘多巴胺阴性的无色素黑色素细胞增殖、产生黑素并移行到色素脱失部位致色素恢复, 同时NB-UVB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移行及增殖的黑色素细胞免遭破坏也是重要原因。 在健康志愿者背部测得的NB-UVB的最小红斑量是UVB的4倍左右,说明NB-UVB更不容易产生红斑效应,这一特性保证了治疗时可以使用更高的照射剂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且易于复发的皮肤病,NB-UVB产生的最初目的就是治疗银屑病,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也使其疗效进一步提高。欧美将NB-UVB光疗法作为银屑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T细胞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UV可诱导皮肤中浸润细胞发生凋亡,与其它细胞相比,T细胞更易被UV诱导凋亡。 已证实接受UVB治疗的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浸润T细胞的数目的减少是其诱导T细胞凋亡的结果。由于NB-UVB的穿透力更强,尚可引起真皮中浸润T细胞的凋亡,故而其疗效优于宽波UVB。 ②与其他治疗方法联用: NB-UVB可与口服阿维A胶囊及外用他扎罗汀凝胶、他骨化醇、卡泊三醇软膏等药物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Scherschun等在11例局限型、阶段型或泛发型等不同类型的白癜风患者对UVB的治疗反应进行了历时1年的前瞻性研究,其中5例患者在平均治疗19次后色素恢复超过75%,平均病程为13个月。 有学者发现皮肤类型为IV、V型的患者色素恢复速度最快,病程较短的患者治愈率较高。 由于累计照射量小、治疗时间短,未见产生光接触性变应原性,光毒素少,皮肤搔痒及皮肤干燥也少,在进行长期治疗后,照射皮肤未见到表皮角化,有的学者认为利用窄频UVB可对白癜风进行数年长期治疗而没有明显副作用。 PUVA 治疗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有关。 DNA的吸收峰值为265nm左右,NB-UVB则避开了DNA的吸收峰,即不易引起NDA突变,从而降低其致癌性。 然而NB-UVN直接诱导T细胞凋亡,并且使皮肤中顺式尿刊酸增加,导致NK细胞活性降低,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因而其致癌作用也可能相应增加。 对细胞因子的作用: Jones等将银屑病患者分组照射NB-UVB与UVB,收集照射前后外周血,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单核细胞增殖后检测细胞因子变化,结果发现UVB对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对白介素(IL)-2、IL-10、干扰素-7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反,NB-UVB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1周后IL-2、IL-10、干扰素-7明显降低,4周后变化更为明显。这些细胞因子的下调对炎症性疾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 对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紫外线照射可使正常皮肤产生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由还原态变为氧化态以及新黑色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