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维普资讯 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03年第 l9卷第4期 17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殷祚云 李小川 何立平 黄文辉2 周永文2 黎容根2 徐庆华2 张贻安3 罗 航3 (1.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520;2.东莞市国营大岭山林场;3.深圳福 田自然保护区) 摘要 为了生态防除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在受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在人工除草(包括全部 薇甘菊)后搭配种植9个树种、1种灌木和 1种草本,并设置 固定样方调查薇甘菊的生物量、盖度、密度及其 周围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乔灌草植物生长量、盖度。初步研究表明:(1)深圳试验地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和东 莞试验地米老排、樟树的冠幅增长最快,宜作为防除薇甘菊的造林树种;蟛蜞菊生长迅速,可在短期内有效抵 御薇甘菊侵害;(2)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 的关系符合负指数 曲线模型;(3)薇甘菊盖度、密度与其 它植物总盖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能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4)据(2)、(3),其它植物总盖度 以及包括 其 内的林木冠幅(或郁闭度)、草本层盖度,可作为评价一个植物群落抵御薇甘菊为害的能力或一种生态防除 措施的效能的实用而方便的指标。种植当地适生乔灌草植物或促进野生植物生长,建立稳定的复层群落结 构,可持续有效地抵御薇甘菊的侵害。 关键词 薇甘菊 生态防除 生物量 盖度 密度 冠幅 模型 测度指标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是菊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分 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等地区,是世界上危害经济作物和森林植被的主要害草之一 0]。2000年在广东 省经多次调查发现,薇甘菊主要分布在东莞、深圳 、珠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沿海附近岛屿,并在林木 稀疏的群落中为害严重,郁闭的群落则发生较少。在东莞大岭山林场小板 口,较郁闭的尾叶桉 (Eucalyptus urophyllaS,T.Blake)林中已间种木荷 (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林下还生长着大量野生鸭脚 木 (Scheffleraocto~ylla(Lour.)HalIIIS)及其它灌草植物,薇甘菊分布极少,而其边缘及附近沟谷中薇甘菊 遍地蔓延。在深圳内伶仃岛林隙、林缘处薇甘菊遍地蔓延,而在同一坡地郁闭的林分中则无薇甘菊出现。又 如,宝安凤凰山的4年生马占相思 (Acaciamangiumwmd)林郁闭度高,未见薇甘菊危害 ,而在其下坡林木 稀疏,林下薇甘菊密布地面,并攀援、覆盖残存树木,致其生长不 良。因此,在实践上可通过营建郁闭林分或 构造密被地面的植物群落来控制薇甘菊危害。根据生态学种间竞争原理和薇甘菊喜光不耐阴、喜水肥不耐 干瘠 ,虽总体上生长繁殖迅速但前期生长较慢等生物学特性L1~2J,通过种植乔灌草或促进野生植物生长从 而迅速 占据地上、地下营养空间,可使薇甘菊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co2、养分、水分而消亡(特别是在苗期)。 可见,在理论上通过生态措施防除薇甘菊也应是可行的。本文 旨在探讨通过调整植物群落结构来防治薇甘 菊的技术以及薇甘菊与周围其它植物生长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 东莞大岭山林场试验地 大岭山林场位于东莞市虎 门镇 ,地处北纬22。5140”、东经 113。4020,试验地设置在该场小板 口的沟谷 地,水沟呈东南~西北走向,溪水向西北流入怀德水库中,溪流两边平均坡度为28.5。,海拔为60~70m,立 地为马占相思、尾叶桉、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Hook)疏残林 ,试验前薇甘菊危害严重,覆 盖度达80%以上,并攀爬林木。试验设置 3重复,每重复设空 白CK、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Lec.)、米老 排+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 D.Don)、米老排 +蟛蜞菊 (Wedeliachinensis(Osb.)DC.)、樟树 (Cin— naD10lnUTYlcamphoFa(L.)Pres1)、樟树+野牡丹、红荷木 (Schimawallichii(DC.)Korth)、红荷木+野牡丹、 幌伞枫 (Heteropanaxfragrans(Roxb.)Seem.)、大叶桃花心木(Swiet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