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GB/T8196-2003代替GB8196-1987,GB8197-1987自??2003-9-1??起执行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防护装置   3.2 固定式防护装置   3.3 活动式防护装置   3.4 可调式防护装置   3.5 联锁防护装置   3.6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   3.7 防护装置的关闭状态   3.8 防护装置的打开   3.9 工具   3.10 工具的使用   3.11 进入频次   4 风险评价   5 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5.1 机器方面   5.2 人员方面   5.3 防护装置的设计方面   5.4 防护装置的制造方面   5.5 材料的选择   5.6 密封性   5.7 抗腐蚀   5.8 抗微生物   5.9 无毒   5.10 机器的观察   5.11 透明性   5.12 频闪影响   5.13 静电特性   5.14 热稳定性   5.15 可燃性   5.16 降低噪声与振动   5.17 防辐射   6 防护装置类型的选择   6.1 通则   6.2 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或防护装置与其他装置的组合   6.3 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   6.4 根据要求进入的性质和频次选择防护装置   7 其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考虑   7.1 攀登   7.2 保留紧固件   7.3 抗振   7.4 警告标志   7.5 颜色   7.6 美学   8 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   8.1 通则   8.2 冲击强度   8.3 安全距离   8.4 密封性   8.5 噪声   8.6 防护装置的操作力   8.7 可视性   9 使用信息   9.1 通则   9.2防护装置的危险   9.3 安装   9.4 操作   9.5 防护装置的拆卸   9.6 检查与维修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14120: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帮助选择针对移动部件产生的危险的防护装置的指南   附录C(规范性附录)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的指南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4120:2002《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14120: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本网采用蓝色字表示)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资料性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文本结构一致,但由于增加了附录A,因此国际标准中原有的两个附录的编号在本标准中依次改为附录B和附录C。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SO14120:2002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ISO14120:2002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ISO14120:2002的引言;   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以指导使用;   本标准代替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和GB8197-1987《防护屏安全要求》。   本标准与GB8196-1987和GB8197-198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不仅包含防护罩、防护屏,而且包括各类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由于结构不同,可以是壳、罩、屏、门、封闭式防护装置等(GB8196-1987和GB8197-1987的导语;本版的1);   ——全部术语和定义均为新增加内容,以使其与现有采用ISO标准的其他涉及机械安全的国家标准协调一致(GB8196-1987的1和GB8197-1987的1;本版的3);   ——增加了风险评价方面内容(本版的4);   ——设计制造要求方面增加了密封性、抗腐蚀、抗微生物、无毒、机器的观察、透明性、频闪影响、静电特性、热稳定性、可燃性、降低噪声与振动、防辐射等方面的要求(GB8196-1987的2和GB8197-1987的2;本版的5);   ——增加了防护装置类型选择方面的规定(GB8196-1987的2.4;本版的6);   ——增加了防护装置的其他设计制造规定:攀登、保留紧固件、抗振、警告信号、颜色、美学等方面的要求(本版的7);   ——增加了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要求(本版的8);   ——增加了对防护装置使用信息方面的要求(本版的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