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及网路犯罪.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脑及网路犯罪

本簡報僅供教學使用,請勿擅自重製、公開傳輸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科技法學與專業倫理整合型課程創新計畫:案例、理論與實務的跨域對話 *科技法學與專業倫理整合型課程創新計畫:案例、理論與實務的跨域對話 *科技法學與專業倫理整合型課程創新計畫:案例、理論與實務的跨域對話 * 單元三:我當駭客有倫理,不是網路犯罪? 單元四:小心!網路警察在你身邊? * 電腦及網路犯罪 1、電腦犯罪與網路犯罪的意義與區別。 2、電腦及網路安全的意義及威脅、破壞 電腦網路安全的方法。 3、一般電腦及網路犯罪的類型。 4、歐洲理事會《網路犯罪公約》及我國對入侵型的電腦網路犯罪的規範。 5、網路服務提供者的刑事責任。 6、網頁超連結的刑事責任。 * 何謂電腦犯罪 「電腦犯罪」(computer crime)是泛指行為人破壞電腦、操縱電腦系統及其相關設備的正常運作,或者是對電腦所處理的資訊內容為偽造、變造、洩漏、竊取,進而侵害他人法益的犯罪行為 。 * 從電腦犯罪到網路犯罪 在網際網路發達後,原先對單一電腦所構成的犯罪型態,已經擴大到由多數電腦所構成網際空間的犯罪行為。 如網上從事散布猥褻文書、圖畫、影像;在網上詐欺、賭博、公然侮辱、毀謗他人,或者癱瘓他人電子信箱、盜用撥接帳號、散布病毒、暗中植入特洛依木馬程式、攻擊他人主機,入侵電腦系統、竄改資料庫內容、網上媒介性交易等等。 * 從電腦犯罪到網路犯罪 已經擴張原本以破壞單一電腦硬體及其資訊內容為限度的電腦犯罪意義,對於這些犯罪行為,常被稱為「網路犯罪」(cyber crime)。 * 網路犯罪公約的犯罪類型 侵犯電腦資料與系統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與可利用性(availability)的犯罪:包括非法入侵、非法截取、資料干擾、系統干擾、設備濫用 。 與電腦應用有關的犯罪:包括利用電腦偽造文書、電腦詐欺。 * 網路犯罪公約的犯罪類型 與內容相關的犯罪:包括兒童色情有關的犯罪與對仇恨言論的禁止規定。 侵犯著作權與著作鄰接權的犯罪。 * 電腦安全與網路安全 「電腦安全」是指如果電腦上的所有軟體都能夠按照使用者所預期地正常執行的話,這台電腦就具有安全防護(secure)。 「網路安全」(Web security or cyber security)是指一套保護Web伺服器,網路使用者及其週邊組織機構的程序、實作與技術,以避免遭受不可預測行為的侵害 。 * 電腦及網路安全所要保護的客體,除電腦系統的硬體、軟體及電腦所處理的資訊外,也包括網路上的資訊流通(禁止系統干擾)、資訊機密(禁止非法入侵),資訊完整(禁止資料干擾)。 * 網路安全的目標 機密性(confidentiality):涉及隱私性(privacy),指網路通訊和資料,包括內容與系統本身必須確保其機密性與隱私性。 確實性(authenticity):指必須確保使用者利用資訊及系統的確實性,否則資訊及系統便會成為無利用價值的結果。 完整性(integrity):指必須確保資訊的安全,使之不會受到遺失及被否認的高風險,尤其在電子商務中更須注意這種資訊完整性的維護。 * 一般的電腦及網路犯罪類型 對電腦系統的破壞 非法使用電腦系統或變更資料 利用電腦為犯罪工具 * 一般常見類型 網路賭博 網路詐欺 網路恐嚇 網路誹謗 網路色情 網路盜版 網路販賣違禁物 * 網路詐欺 詐欺類犯罪模式最大的特徵在於手法變化快速,2005年的3,867件仍以入侵為主,但不斷擴張與翻新的犯罪手法,讓網路使用者防不勝防,迄至去年,整體犯罪件數大幅增加至7,119件。 這類型手法包括惡意程式、電話詐騙、網路釣魚等,大多犯罪者都在國外,再於台灣架設網站,引誘台灣使用者。以網路釣魚為例,目前國內尚未抓到任何一位網路釣魚犯罪者,但他們獲取的銀行帳戶、密碼等個人資料,已造成使用者不小的損失。 * 入侵型的電腦及網路犯罪 非法入侵(illegal access)指行為人故意在無權限的情況下,使用他人全部或一部份電腦系統之入侵。 非法截取(illegal interception)指行為人故意在無權限的情況下,對非公開資料傳輸進行截取 。 資料干擾(data interference)指行為人故意在無權限的情況下,對電腦資料進行毀損、刪除、變更性質、竄改或隱匿的行為。 * 入侵型的電腦及網路犯罪 系統干擾(system interference)指行為人故意在無權限的情況下,以輸入、交換傳輸、直接損害、刪除、變更性質、竄改、隱匿等方式嚴重干擾電腦系統的正常運作 。 設備濫用(misuse of devices)指製造、販賣、進口、散布用來入侵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