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总论2的.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剂学总论2的

绪言 ;《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是中医理、法、方、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剂学的定义;如何学习?;上篇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共有医方283个,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诸方用药242种,内服有丸、汤、饮、散等剂型,外用有敷、浴、蒸、熨等方法。 迟至战国晚期,方剂在临床的运用就已初具规模。 ;二、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 ” 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 “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 载有方剂生铁落饮、四乌鲗骨一蘆茹丸、左角髪酒、兰草汤、 半夏秫米汤等13 首,所用药物对炮制、制剂、用法的要求十分讲究。 ;《治百病方》;《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 ;《小品方》与仲景之书齐名;《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四、隋唐时期;《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辨论精搏,囊括众 家,高出于前辈;;五、宋元时期;《证类本草》 北宋唐慎微 收录有单方3000余个,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同样留下许多验方的宝贵资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 ;金元时期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刘完素《宣明论方》 张从正《经验方》《秘录奇方》 李东垣《东垣试效方》 杨用道《附广肘后方》 朱丹溪《局方发挥》 许国祯《御药院方》 孙允贤《医方集成》 李仲南《永类铃方》 陈子靖《医方大成》;《伤寒 明理论》;宋金元时期的医家,还留下了不少新颖而灵验的方剂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宣明论方》 王好古《此事难知》 李东垣《脾胃论》《东垣试效方》 朱丹溪《丹溪心法》;六、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本草书中的附方,也蔚然可观。仅《本草纲目》一书,就有简便而灵验的单方1000多首。这些内容,不但是方剂学的组成部分,而且加强了方和药的有机结合。 清代未能留下鸿篇巨制的方书,但方剂学仍有若干特色和成就。 首先,清代的方书,无意求其赅备,而趋向于由博返约。博采众家良方的实用性医方,使便于诵读和记忆的入门方歌大量出现,并深受医药生徒和临床医生欢迎,盛行不衰,有的至今仍广为流传,使方剂知识进一步普及。各种验方、单方辑本亦不断增多,达 300余种,成为清代方书的一大特点。不过其中不少为质量平平之作。 ;其次,清人继《医方考》之后,又将制方理论、方义分析、配伍关毛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成绩斐然。除《医方集解》等实用类方书潜心于这些阐发外,医经学派对仲景方的推崇和钻研,也直接促进了方剂释义的深入和实用化。如柯韵伯《伤寒论翼》所附“制方大法 ”, 对《伤寒论》方的辨证、立法和制方的深入讨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关于方剂的六篇论文对方剂理论的发挥,都可谓新见迭出,至今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这一时期的众多本草,不再满足于药后简单的收载附方,而是将方融于论药之中,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改变了方药分离的不良状况。黄元御的《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及周岩的《本草思辨录》等,名虽论药,实多解方。所有这些,足以说明清人阐释方义已蔚然成风,同时也反映出方剂学的发展。 ;其三,随着明末清初中药功用项目的确立,功用与主治含义的廓清,以及治法理论的发展,清代方书的书写格式亦相应出现了先言功用、后列主治的变化。方书的分类,也引入了按功用分类和按治法分类的方法。现代方剂学的雏形,于此出现。 此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四库全书》《医宗金鉴》《温病条辨》《医学心悟》等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类书和临床著作,在保存方剂文献资料方面,功不可没。 清代的实用性方书主要有《医方集解》和《成方切用》。 ;《医方集解 》 清初汪昂著。作者出于诸家方书但言某方治某病,“未尝发明受病之因,及病在某经某络---亦未尝发明药之气味功能,入某经某络,所以能治某病之故 ”的现状,为使方书不致徒设,选择 “古方三百有奇,附方之数过之 ”,“先评受病之由,次解用药之意,又博采硕论名言,分别宜用宜忌 ”,详加论述。该书收录之方,组成不繁,凡 “ 药过二十味以上者,概不选录 ”,大多切于实用,疗效肯定。各类正方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