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债的问题与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地方债的问题与对策

一、概述(一)地方债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二)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成立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主要表现形式为城投公司,此类公司从银行取得贷款,称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是地方债务的一大类。二、中国地方债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修路建桥,都曾经发行过地方债券。但到了1993年,这一行为被国务院制止了,原因乃是对地方政府承付的兑现能力有所怀疑。2011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试点省(市)发行的政府债券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2012年2月6日,财政部发文明确,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现有资金来源基础上,将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地区取得的房产税收入、部分国有资本收益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用于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2012年6月26日二次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从严规范了地方债务,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只有法律或国务院规定才可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三、地方债暗藏巨大风险(一)规模巨大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坦言,目前地方债的实际规模很可能超过30万亿元。2011年3—5月、2013年8—9月,审计署曾经两次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地方债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署的数字通常被认为属于比较权威的官方数据。这两次审计结果足见我国地方债增加速度之快,负债规模之大。第一次是2011年审计数据。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地方债余额10.72万亿元。第二次是2013年审计数据。结果表明,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地方债余额17.89万亿元,  在讨论如何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之前,应先将地方债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债务采取不同化解办法。拿2011年的数据分析,这次审计将地方债务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政府的“直接债务”,在10.72万亿元债务总额中,政府直接承担偿债责任的有6.7万亿元,占债务总额的63%。第二类是“或有债务”,就是政府履行了担保责任,或者当初承诺代为偿还的。这部分有2.34万亿元,占21.8%。第三类是“其他债务”,政府承担救助责任。比如公立的医院和大学,这部分有1.67万亿元,占15.58%。  (二)体制与政绩观存问题地方政府举债频现“小锅烙大饼”,就其根本而言,仍然是体制性原因,以及GDP增速为导向的政绩观。财政体制由于事权下放、财权上收的财政体制,财力和支出责任不对称。为完成中央政府的各项政策目标,在政绩考核机制驱使下,地方政府倾向于当期多发债,而很难顾忌长远的风险;金融体制在国有银行占主导的体系下,最大的关联交易正发生在国有银行与国有部门之间。即使限制银行贷款,但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拉长信用链条,让政府债务隐形化;政治体制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因素中国是单一制国家,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扭曲的,目标并不一致。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可能更不负责任,这必然导致巨大的道德风险;不良的政绩观中国一贯以GDP为政绩导向的政绩观无疑推动了地方政府“小锅烙大饼”,一味的追求GDP,过度举债导致前任借钱后任还的尴尬局面。(三)地方债务羁绊银行存量资金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盘活存量资金的背后,债务风险已成为了融资市场的“绊脚石”。近日,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改革:资本市场的作用”论坛上,国内多位专家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小企业融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一片蓝海,但是银行信贷风险正在暴露,这种情况下,盘活存量资金就有必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推进资产证券化,并且推动债市扩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债务的期限错配问题,尤其是要解决今明两年内陆续到期的4.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澳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指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存在严重的债务期限错配问题,就是通过短期的银行贷款为长期限的项目进行融资,如果能够允许地方政府在市场上发行期限20至30年的市政债券为基建项目进行融资,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期限错配的风险。” (四)缺乏监管约束助长“拍脑袋”工程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搞建设,由于不是直接动用财政资金,包括人大预算监督等相关监督难以有效实施,助长了一把手“拍脑袋”工程。当前,有的地方耗资巨大的工程,却往往打着民生工程的“旗号”:修大广场、挖大湖、建大喷泉,宣称“改善人居环境”;建庙、建大佛,宣称“文化惠民工程”;反复挖路,宣称“实施畅通工程”……群众称之为“‘民生工程’是个筐,什么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