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cmlcll.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白血病cmlcll

概念 CML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病程发展较缓慢,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分慢性期(CP)、加速期(AP)、急变期(BP或BC)三期。 临床表现和病程演变 发病: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可因血象异常或脾大而被疑诊,进而确诊。分三期: 一、CP (一)症状 代谢亢进症状(非特异性),部分左上腹坠胀感。 (二)体征 脾大,胸骨中下段压痛,CP一般持续3~4年。 二、AP: 常有发热、虚弱、体重进行性下降、骨痛,并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脾持续性或进行性肿大。对原有治疗有效药物变无效。AP维持数月~数年。 三、BP/BC: 为CML终未期,临床表现同AL。多为急粒变,少数急淋变或急单变,一旦急变预后极差往往数月内死亡。 急变机制尚不明。 实验室检查 一、CP (一)血象: WBC↑,一般20×109/L,晚期增高明显,分类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居多,原粒10%,Eos、Bas增多。 Hb早期正常,晚期下降,BPC早期正常或增多,晚期下降。 (二)NAP: 活性下降或阴性。 (三)髓象: 增生II或I,以粒系为主,粒/红↑,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明显增多,原始粒10%。Bas、Eos增多。红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四)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 90%以上出现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蛋白主要为P210,具酪氨酸激酶活性致粒细胞不断增殖并抑制凋亡,导致CML发生。 Ph染色体 费城染色体,t(9;22)(q34;q11),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 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 )形成bcr/ abl 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为P210。 P210具有增强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导致粒细胞转化和增殖。 二、AP: ①血或骨髓中原粒≥10%; ②外周血嗜硷粒细胞20%; ③不明原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加; ④除ph染色体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如+8、双ph染色体等。 ⑤CFu-GM培养,集簇↑,集落↓; ⑥骨髓活检显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 三、BC/BP: ①骨髓中原粒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20%; ②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30%; ③骨髓中原粒+早幼粒50%; ④出现髓外原粒细胞浸润。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WBC增高,根据典型血象、髓象改变,脾大、ph染色体阳性可诊断。 临床符合,而ph(-)者,应进一步作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二、鉴别诊断: ph(+)见于2%的AML、5%儿童ALL及25%的成人ALL。 (一)其它原因引起的脾大 (二)类白血病反应 (三)MF WHO分期标准 慢性期:临床、血象、骨髓象不符合加速期和急变期标准。无明显症状,轻度乏力、低热、多汗、消瘦。血象原始细胞10%。骨髓原始细胞10%。 加速期:有下列之一或以上者 1.外周血及(或)骨髓原始细胞10%~20%。 2.外周血嗜碱细胞=20% 3.与治疗无关的持续性血小板减少(100×109/L)或治疗无效的持续性血小板增多(1000×109/L)。 4.治疗无效的进行性白细胞数增加和脾肿大。 5.细胞遗传学有克隆性演变。 WHO分期标准 急变期:有下列之一或以上者 1.外周血及(或)骨髓原始细胞=20%。 2.髓外浸润:皮肤,淋巴结,脾,骨骼或中枢神经系统。 3.骨髓活检示原始细胞大量聚集或成簇。 治疗 原则: 鉴于BC时难治,应着重于CP的治疗,在现存条件下力争分子水平的缓解和治愈。 治 疗 1、化疗:首选羟基脲(抗代谢药,核糖核酸还原酶抑制剂)1.0 tid或1.5 bid. 特点:作用时间快,2—3天白细胞开始下降,需长期维持。马利兰(白消安,烷化剂,作用于前体细胞,20天才起效),4-8 mg/d。以后减量维持。 2、α-干扰素:可使ph染色体减少,延长慢性期。3—5×106u/d,im或H,2-3次/周,共3个月 3、骨髓移植:慢性期缓解后尽早进行。 4、急变后治疗按其急变后类型联合化疗。 伊马替尼 imatinib: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Glivec,STI5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