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埃博拉出血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博拉出血热 实况报道 第103号 2012年8月 重要事实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间造成严重的病毒性出血热疫情。 病毒性出血热疫情的病死率高达90%。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 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播到人,并且通过人际之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 据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没有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间造成严重病毒性出血热疫情,病死率高达90%。埃博拉是1976年在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埃博拉病毒由五个不同种类组成:本迪布焦、象牙海岸、雷斯顿、苏丹和扎伊尔。 本迪布焦、苏丹和扎伊尔种与在非洲暴发的大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相关,而象牙海岸和雷斯顿种则不同。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发热性出血性疾病,可使所有病例中25%至90%的病例死亡。在菲律宾发现的埃博拉雷斯顿种可感染人类,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人间患病或死亡的报告。 传播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类。在非洲,有文件记载,通过处理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受到感染的死去或者患病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而染病。 后来,埃博拉在人类社会中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这种传播是与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密切接触而导致的。在安葬仪式上哀悼者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这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具有作用。通过受到感染的精液进行传播的情况可在临床痊愈后高达七周时出现。 时常发生卫生保健工作者在治疗埃博拉病人时获得感染的情况。这是由于没有采用正确的感染控制预防措施和适当的隔离护理程序而进行密切接触所造成的。例如,卫生保健工作者不戴手套和/或口罩和/或护目镜,就会直接接触到感染患者的血液,因而会身处风险之中。 在与受到埃博拉莱斯顿感染的猴或猪存在接触的工人中,已记录到几起人间感染情况,临床上并没有出现症状。因此,与其它埃博拉种群相比,埃博拉雷斯顿病毒在人间的致病力似乎较弱。但是,现有的证据仅涉及健康成年男性。就该病毒对所有人群的健康影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比如针对免疫受损人员,患有基础性医学病症者、孕妇和儿童。在对该病毒在人间的致病性和毒力可能作出明确结论之前,需要对埃博拉雷斯顿病毒开展更多研究。 症状和体征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急性病毒性疾病,其特征往往是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症状。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化验结果显示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 人的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时就会具有传染性。实验室获得性病例在起病后高达第61天时,仍从其精液中分离到了埃博拉病毒。 潜伏期(从获得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从2天至21天不等。 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时,病死率在不同的疫情之间存有差别,处于25%和90%之间。 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疟疾、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感染仅可通过数项不同检查在实验室获得明确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抗原检测试验 血清中和试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通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检测取自病人的样本具有极端生物危害风险,只有在最高级别的生物防护条件下才可进行操作。 治疗和疫苗 严重病例需获得重症支持监护。病人往往出现脱水,需要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实施静脉输液或者口服补液。 尚没有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或疫苗。新的药物疗法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了具有前景的结果,目前正在加以评估。正在对几种疫苗进行测试,但是若干年后才可为人所用。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在非洲,人们认为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与小项圈果蝠,可能属于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因此,埃博拉病毒的地理分布可能与果蝠的生长区相重叠。 动物中的埃博拉病毒 虽然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属于人类的感染源,但他们并不被视作贮主,而像人类一样属于意外宿主。1994年以来,在黑猩猩和大猩猩中已发现扎伊尔和象牙海岸物种引起的埃博拉疫情。 埃博拉雷斯顿在菲律宾饲养的猕猴(食蟹猴)中以及从菲律宾于1989年、1990年和1996年进口到美国的猴子中以及于1992年进口到意大利的猴子中引起过严重病毒性出血热疫情。 自2008年以来,埃博拉雷斯顿病毒在猪群发生的几起致命性疾病疫情中被发现过。有报道称,在猪群存在无症状感染,试验性病毒接种表明,埃博拉雷斯顿并不能在猪群中引起疾病。 预防 在家畜中控制埃博拉雷斯顿 尚没有针对埃博拉雷斯顿的动物疫苗。对猪或者猴子饲养场实施常规清洗和消毒(用次氯酸钠或其他洗涤剂)预计会有益于病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