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住院病人病原菌耐药率统计分析反馈.doc
2010年住院病人病原菌耐药率统计分析反馈
全年收集住院病人标本19854份,其中细菌培养15162份,真菌培养4692份。
细菌阳性检出4339株,阳性率28.62%;真菌阳性检出1032株,阳性率21.99%。
血细菌培养标本2612份,检出阳性334份,阳性率12.79%;血真菌培养标本1176份,检出阳性51份,阳性率4.34%。
其它如结核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培养、性病(淋菌培养+解脲支原体培养和药敏+人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衣原体检测)检查以及II号病菌培养等均未列入本总结范围。
临床分离住院病人病原菌数量
本年度共收集临床分离4339株细菌的药敏监测结果,1032株真菌的监测结果,其中G+菌1161株,占21.62%;G-3178株,占59.17%;真菌1032株,占19.21%。主要病原菌分布如下:
顺序 细菌 分离株数量 占总细菌真菌总数构成比(%) 1 铜绿假单胞菌 728 13.6% 2 白色念珠菌 659 12.3% 3 大肠埃希菌 545 10.1% 4 鲍曼不动杆菌 506 9.4% 5 金黄色葡萄球菌 355 6.6% 6 肺炎克雷伯菌 338 6.3% 7 粪肠球菌 210 3.9% 8 溶血葡萄球菌 163 3.0% 9 表皮葡萄球菌 137 2.6% 10 热带念珠菌 134 2.5% 1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130 2.4% 12 阴沟肠杆菌 106 2.0% 1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6 2.0% 14 光滑念珠菌 103 1.9% 15 屎肠球菌 98 1.8%
革兰氏阴性菌分布
革兰氏阴性菌中分离量前4位是铜绿假单胞菌728株,占22.9%;大肠埃希菌545株占17.15%;鲍曼氏不动杆菌506株,占15.92%;肺炎克雷白氏菌338株,占10.64%。具体如下:
顺序 细菌 分离株数量 占总革兰氏阴性菌总数构成比(%) 1 铜绿假单胞菌 728 22.9 2 大肠埃希菌 545 17.2 3 鲍曼不动杆菌 506 15.9 4 肺炎克雷伯菌 338 12.2 5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130 4.1 6 阴沟肠杆菌 106 3.3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6 3.3 8 粘质沙雷菌 61 1.9 9 奇异变形菌 39 1.2 10 弗氏柠檬酸杆菌 26 0.8
革兰氏阳性菌分布
顺序 细菌 分离株数量 占总革兰氏阳性菌总数构成比(%)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355 30.6 2 粪肠球菌 210 18.1 3 溶血葡萄球菌 163 14 4 表皮葡萄球菌 137 11.8 5 屎肠球菌 98 8.4
真菌分布
真菌中分离量以念珠菌类为最多(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他依次为曲霉菌类、孢子菌类、隐球菌类。具体见下表:
顺序 真菌 分离株数量 占总真菌总数构成比(%) 1 白色念珠菌 659 63.9 2 热带念珠菌 134 13.0 3 光滑念珠菌 103 10.0 4 非白色念珠菌 46 4.5 5 近平滑念珠菌 29 2.8 6 酵母菌 16 1.6 7 毛孢子菌 9 0.9 8 烟曲菌 9 0.9 9 曲菌 7 0.8 10 地丝菌 6 0.6 11 镰刀菌 4 0.4 12 新型隐球菌 4 0.4 13 马内菲青霉菌 3 0.3
细菌来源分布
标本来源的细菌中,列于前六位的细菌来源为:痰2252株(51.9%)、分泌物670株(15.4%)、尿366株(8.4%)、血333株(7.7%)、引流液235(5.4%)、脓标本141(3.2)、导管43株(1.0%)、粪42株(0.9%)、其他245株(6.1%),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我院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主要细菌耐药率的统计、分析及预警提示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院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应根据本科室情况,对照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我院根据卫生部相关要求,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我院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附: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未超过30%的抗菌药物以■标示;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以■标示;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