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民办学校.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四年里,由于经费紧张,全体教师没有拿过工资;全校八百多个学生来自青海、西藏、四川、宁夏、 甘肃 、新疆六个省区近五十个县市;学校学制为六年, 实行藏汉英三语教学;每年慕名前来报名的学子超过一千人 而学校由于规模限制只能招收不到两百人 ;对许多失学超龄的年轻人和僧人而言, 这是他们接收教育的唯一机会,即使排队等三年也心甘情愿;这就是青海省第一所民办福利学校: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 ;从扶贫到推动民族职业教育;吉美坚赞,一位牧民出身的藏族僧人,认定只有教育才能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他决心尝试着去改善藏区教育的状况。从北京中国佛学院毕业后,他毅然回到青海家乡,几经挫折,多方筹措,于1994年,成立了吉美坚赞福利学校。;;学校专门招收藏区农牧民失学、超龄青少年 全部学生免收学费 ;那一年,八十六个学生生平第一次坐进课堂 年纪最大的三十八岁,最小的七岁;2006年,为了适应藏区职业人才教育的发展, 学校加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并更名为“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 逐步开设了既贴近市场又有民族特色的五个专业 2010年又增设了藏式建筑与设计 ;艰苦的条件;接连几天的大雨过后,三间学生宿舍倒塌;帮助同学修葺大雨后屋顶坍塌的宿舍;竹杆、塑料布、土块儿和砖头是他们的建筑材料;没水时学生们全靠黄河水生活;缺少教师和教室,最大的一个班挤了一百三十个学生 2008年,不得已把图书馆也改成了教室;多数学生来自贫困的农牧民家庭 从家里带粮食来在狭小的宿舍中自己做饭;突出的教学成果;学校毕业生的藏文水平超过绝大多数大学本科毕业生 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甚至达到藏语专业研究生水平;毕业生高考入学率与当地同类学校相比遥遥领先 学生们向藏区各类报刊、杂志投稿三千余篇 出版各类作品汇编书刊九十二册;办学以来,吉美坚赞学校多次受到 国家、省、州、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扬 ;校长吉美坚赞先后获得了“长城爱国全国先进个人”、 “中华慈善奖”、“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等光荣称号,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聘为青海省第一位常务理事。;教学成果得到广泛推广,经常接待学校、机构参观访问 ;职业学校依然对全部学生免收学费 迄今共培养毕业生近五百人。 ;教学特色; 因明学的训练强调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质疑和推敲,通过对各种问题以辩论形式,启发思维,参透原理,来提高思辩能力。;每天上下午各半个小时,要求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辩论 既巩固学习内容,又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每周一次全校知识竞赛,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考问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水平与才能;知识竞赛内容多样:文学、历史、法律、科学答辩, 英语、汉语对话,诗歌朗诵、小品、相声,还有歌唱与舞蹈;藏语文法、藏族经典著作,汉语英语课文, 均有严格的背诵要求;注重素质教育与智慧开发 学生遵守校规、吃苦耐劳、尊师爱友、乐于助人;有教无类;大小同班,按能力而非年龄分班;僧俗同校,有效提高年青僧人素质和文化水平;当初在寺院附近建校,不便招收女生,所以只收了男生 当学校稍有规模时,吉美坚赞校长便四处奔波 寻求资助,想另外择地建立一所女校;草原智洲女子学校 2005年10月,全藏区首所女子学校建立;女校所有课程设置均吸收男校之特色 目前共有近五百个???自高原农牧民家庭的女孩子就读;令人难忘的校园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的运动会;松赞干布杯蓝球赛;东赞杯足球赛;校庆 - 全校师生和当地农牧民的文艺盛会;感谢为本片配乐歌唱的四位歌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