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域差异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去向研究
2014年第 7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No.7,2014
总第243期 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 SerialNo.243
地域差异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去向研究
李红亚
(河南城建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36)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的选择深受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影响,扭转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全角度剖析地域差异背景
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去向的因素,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观念;地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4)07一叭19—03
就业是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奏响人民幸福生活 深入人心,很多家长和毕业生保守思想严重,一直认为高校
的音符。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社会民生的根本, 毕业生就是天之骄子,毕业后社会应该分配工作并安排在大
在社会稳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 都市。此外,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没有看清社
后,我国经济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产业结构的革 会,没有机会正确而科学地认识农村基层领域,急功近利的
新和优化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提升更是加快了经 心理导致高校毕业生片面认为农村基层不能发挥自己的才
济的发展步伐,但与此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就业结构体 能,坚持大城市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基层自身也存在大量的
系…。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不断攀 历史遗留问题,即使基层需要大量的高校人才,但是限于编
升,造成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为就业问题抹上了一层悲观 制的分配,很难确保大学生编制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一
的色彩,直接导致就业问题的恶性发展。就业问题的凸显引 点更加剧了毕业生对基层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
发全社会的思考和探索,顺利解决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力 毕业生在农村基层的就业机会 J。
资本的投资和产出,影响高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产生地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 、 地域差异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心理
1.生源地是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的首要因素
1.崇尚优越的城市环境,倾向于一二线发达城市 生源地大多是高校毕业生的家乡所在,接近二十年的家
一 二线的大城市深受地域、历史和文化等多元素的影 乡生活给予高校毕业生太多的感情,更是给予他们一种理所
响,有着快速发展的经济、优越舒适的基础设施、水准较高的 当然的归属感,尤其是当他们离开家乡进入遥远的大学后,
教育条件和高端的科学技术。此外,一二线城市的工资相对 他们更会切身地感受到对家乡的思念。回家乡工作,还能照
比较高,这些优越的外部因素令人羡慕不已,更是成为许多 顾自己的父母,这是诸多高校毕业生首先选择生源地为就业
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的必:要条件。相比较而言,基层地 去向的原因。
区或者农村地区,不仅工资低、收入少、待遇差,而且基础设 2.性别差异是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的关键因素
施不健全,甚至有些落后的地区交通不方便、生活环境艰 性别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着显著的影响,男生从
苦 ,因此,高校毕业生从心里不愿去这些落后贫穷的地方。 骨子里就爱玩,喜欢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他们更倾向于选
目前,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宁愿顶着大都市昂贵的房价或者房 择大城市就业,并梦想着做出一番事业来。而女生相对比较
租继续坚守在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也不愿意去偏远的农 保守,喜欢安静的生活,向往寻常百姓家的温馨,更愿意去竞
村。 争比较小的小城市或者基层去就业。
2.不甘于农村的贫穷环境,放弃思考中西部城市 3.学历高低是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的直接因素
农村基层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落后和基础设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