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理学(一)2011年的
法理学;授课人;法理学讲授内容;讲授该课程所需课时;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的:
掌握法学的品格、概念、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特有方法、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等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提示:
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法学的品格
一、法学是治国治学
治国之理、力、术
二、法学是强国之学
变法;三、法学是正义之学
正义的体现
四、法学是权利之学
法学者,权利之学科也-------【德】莱布尼茨;第二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1、法学的概念:
法律科学,是专门以法律现实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其研究对象:
一切法律现象的总和,即法律现实。;二、法学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
阶级性、政治性很强。
2、职能:
理论认识职能;
意识形态职能;
实际应用职能。 ;第三节 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
四个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萌芽和产生时期
孕育于哲学之中,产生于职业法学家阶层(古罗马后期)。 ;(二)、中世纪阶段
基督教神学的自然法学,神学的婢女。(三)、自由自由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使得法学重获独立。 ;(四)、帝国主义阶段
打破自然法学派的统治地位,出现新型法学派
出现两种矛盾:
一是不断出现新的流派,派别林立;
二是各法学派在研究方法和观点上互相吸收、借鉴和接近,出现统一趋势。 ;二、中国法学的发展
四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从周礼到礼崩乐坏,法家当道
(二)秦汉到明清时期-----------万法归宗,儒法合流,法学成为儒学的附庸;(三)清末到民国--------------“中华法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体现资本主义民主主义的宪法。
(四)建国至今----------------马克思主义法学。 ;第四节 法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方法
(1)、阶级分析法。
(2)、价值分析法
(3)、比较分析法
(4)、实证分析法 ;二、特有方法
(1)、规范注释法。
(2)、法典编撰、法规汇编的方法。
(3)、法律推理的方法。
(4)、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五节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研究对象
法理学,原名法学基础理论;在西方法学中,亦称为法哲学,是当代中国法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属于理论法学的范围。
研究对象主要是法与法律现象的一般理论。 ;二、法理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
法理学作为一个法学独立的分支学科,始于1832年奥斯丁的著作《法理学的范围》的出版。 ;中国:
解放前,始现“法理”二字。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国家与法的理论” 。
上世纪80年代初,北大法律系率先改为《法学基础理论》,并为全国所采用。
1994年,正式将“法学基础理论”改为“法理学”。 ;三、学习法理学的重要意义
1、法学的基础学科,学习法学的入门向导。
2、对其他分支学科有指导意义。
3、法制经济的要求。
四、法理学的课程体系
本体论、价值论、范畴论、运行论、关联论。 ;第二章 法的本质 ;教学目的:
了解中西方法的词源与词义的特点及应用;掌握西方五大法学流派的学术特点、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及对法的本质的认识、法的一般分类和特殊分类等知识。
教学重点:
当代中国法理学对法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及对法的本质的认识、法的一般分类和特殊分类。 ;第一节 法的词源与词义
一、“法”的中文词源
对法的中文词源的通说引用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即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
法的古体为“灋”。
我们今天称之为古代的法,在夏周时期是刑,在春秋战国时是法,在秦汉以后则是律。 ;二、法的西文词源
主要有三个特殊意思:
一是指“正义” ;
二是指事物的“规律”或“规则”;
三是指“权利”或“自由”。
西方法律观的二元性,即“实然”与“应然”。 ;三、法的词义
1、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使用,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狭义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 ;2、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中的运用。
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实际上是对我国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规范的一种理论描述。
一般认为,法律有广狭两义。
广义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狭义则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第二种是根据西方法律理论思想,法是“应然法”,法律是“实然(在)法”。
;第二节 关于法的本质的不同观点
一、中国古代的法观念
1、三代
2、春秋战国
3、秦汉至明清;二、西方法学流派关于法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1、主要的法学观念
(一)、自然法观念
自然法指的并不是一种法,而是对法的一种基本看法或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牦牛肉食用方法.pdf VIP
- 2025年危化品停车场安全预评价报告样本 .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四年级英语单词大比拼训练.doc VIP
- 石油公司业务系统集成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V.doc VIP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评价表.docx VIP
- 专题16 阅读理解之主旨大意题(题型与策略)(解析版)-2025年暑假新七年级英语衔接学习与能力提升专练(通用版).docx
- 财务三大报表(带公式).xls VIP
-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儿童贫血相关疾病诊治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