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法规培训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法律法规培训的

环境法律法规培训教程; 第一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 的发展和现状;;环境问题; 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43年5月~10月。 发生地点:美国洛杉机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次污染)。 污染源/物:400万 汽车每天排放烃类1000多吨。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石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 受体(人)反应/后果: 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 ;4. 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52年12月。 发生地点:英国伦敦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源/物:居民取暖燃煤含硫量高,排放大量烟尘和 SO2。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和 扩散;SO2等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和磷 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 受体(人)反应/后果: 咳嗽、喉痛、胸闷、呕吐;5 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气,死亡近万人。 ;5. 水俣(病)事件 发生时间:1953年~1961年。 发生地点: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污染类型:海洋污染、汞污染(二次污染)。 污染源/物: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为甲基汞, 被鱼类和贝类摄入,并在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 含甲基汞的鱼而中毒。 受体(人)反应/后果: 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 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截止 1972年,180多人患病,50多人死亡,22个婴儿生来就 神经受损。 ;6. 四日事件 发生时间:1955年以来。 发生地点:日本四日市,并蔓延到几十个城市。 污染类型:大气污染。 污染源/物: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尘,其中含钴、锰、 钛等重金属颗粒。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重金属粉尘和SO2随煤尘吸入肺 部。 受体(人)反应/后果: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气肿;患者500多人,其中36人因哮喘病死亡。 ;7. 米糠油事件 发生时间:1968年。 发生地点:??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 污染类型: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 污染源/物:米糠油生产中采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 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 受体(人)反应/后果: 眼皮浮肿、多汗全身有红丘 疹,重症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 嗽不止、甚至死亡;患者超过5000人。死亡16人,实 际受害者超过10000人。;8. 富山(骨痛病)事件 发生时间:1931年~1975年。 发生地点: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并蔓延到其他七 条河的流域。 污染类型: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 污染源/物: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 扩散途径/致害原因:用河水灌溉稻米,使米中也含镉, 变成镉米,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镉米中毒。 受体(人)反应/后果: 开始关节痛,继而神经痛和 全身骨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 衰弱疼痛至死;截止1968年5月确诊患者258例,死亡 128例,到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 ;全球性环境问题 1. 全球变暖 现象:气候学的记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约为0.6 0C。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 0C 之间。 起因:由于人类活动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排放大量的CO2,而森林的毁坏又使植物吸收CO2的量减少,导致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大量上升,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影响:全球变暖引起温度带北移,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变化,使局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同时,温度上升1.5~4.5 0C,南北两极的冰将会进一步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20~165cm,使沿海低地面临淹没的威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的后果。 ;2. 臭氧层破坏 现象: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层破坏的现象,即“臭氧洞”。近年来,南极上空“臭氧洞”有恶化的趋势,不仅如此,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