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声声慢》艺术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词《声声慢》艺术赏析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词”的创作,不但有丰富的艺术实践,而且作出了自己的理论总结,撰写《论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她自己的词作,是实践她所提出理论的好例证。下面我尝试主要从艺术方面来赏析她后期代表作之一的《声声慢》。 词是“倚声填词”,跟音乐关系极其密切,因而不但要求语言精美典雅、轻灵细巧,而且在遣词用字方面对音律的要求特别讲究。李清照《论词》就首重音律。《声声慢》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叠字,一下子就显示出与“诗”截然不同的语言特点。加上后面梧桐细雨“点点滴滴”,一共九组叠字。选用的这些字词不但在意义上紧扣内容、表现渲染,就是在声韵上也极富特色。从声母方面看,“清、凄、惨、戚”四个塞擦音;从韵母方面看,全词押齐齿呼韵,除开“觅、清、凄、戚、点、滴”六个齐齿呼叠字外,还有“息、急、识、积、”等韵脚字。这些声韵本身带给人的感受就不是开朗热烈而是压抑沉郁,所谓音韵凄清,使人油然地有一种“如诉如泣”的感觉。用它们来表现作者孤苦伶仃、寂寞感伤的处境、心境,恰切形象。中国古诗的主流传统是“诗言志”;虽然陆机《文赋》早就提出“诗缘情而绮靡”,但是真正实现“缘情绮靡”即抒发感情细腻而精致的,直到宋代,主要还只有“词”!这也就是李清照特别要标举词“别是一家”的重要原因吧。 李清照《论词》反对“破碎”,要求词作有完整、浑然的意象结构。《声声慢》由一位抒情女主人公(作者自己)统领全篇,描述她在深秋时候日常的见闻感受,层层深入,节节铺开,以她的深深感叹结尾收束;塑造出一位孤苦妇女感伤孤寂的形象。 李清照《论词》要求词作要有“铺叙”,主张词要尽可能曲折展开,层次起伏,前后呼应。《声声慢》劈头一句“寻寻觅觅”,寻觅什么呢?过去的家国安宁、家庭幸福、美好爱情、心爱的图书文物,全都如烟如梦。如今,“乍暖还寒”,概括直叙,点出时节背景;“最难将息”,可以比较她青年时作“思妇”所写《醉花阴》的“半夜凉初透”。消寒解闷须凭酒,有的却是“淡酒”,敌不过吹得人寒冷彻骨的“晚来风急”;实际上很可能酒并不淡,仅只是孤苦的人儿心情寡淡,没有饮酒的意趣呢。长空过来南飞雁,令人更伤心;为什么呢?早年丈夫赵明诚宦游,自己在家中作思妇,作词《一剪梅》,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今“旧时相识”雁儿过,却还能和谁通信!虽然有“满地黄花堆积”,可是,“憔悴损”,谁堪摘?对比年轻时,即使“人比黄花瘦”,却还能学陶渊明,采菊东篱,把酒吟诗,“有暗香盈袖”;唉!守窗独望时难过,尤其还有“梧桐更兼细雨”,漫天满耳耳连心,愁绝! 李清照认为词作要讲究“故实”,也就是要求词人要有文化修养,能够运用好前人的文化掌故。看《声声慢》吧。“怎敌他晚来风急”,化用了李后主“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虽说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丧夫老妇,然而孤苦心情,却也相通。“雁过”句,可以说是反用古来鸿雁传书寄托相思的传说;连相思也不可寄,这伤心怎么了得。“黄花憔悴谁堪摘”,既可对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更可比较唐代杜秋娘《金缕曲》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春已逝,佳侣云亡;现在是花憔悴不堪摘,是人憔悴不堪摘,还是已无人欣赏而不能摘、不愿摘呢?这其中有几重转折、多少层次啊。“梧桐细雨”,是白居易写唐明皇思念杨贵妃的“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还是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已被金国侵占,她流亡寄住江南;深秋梧桐叶落,落叶片片归根,人今老去,却往何处归根?所以她的“梧桐更兼细雨”是“愁更愁”呀。 《声声慢》中运用这些“故实”,不作典故看,它们是现实的铺叙描写;把抽象的感情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一旦联系上前人“故实”,它们又或烘托、或反衬了作者那孤苦伶仃、感伤寂寞的处境、心境。再加上遣词用字的准确凝练生动,使得全词虽然从内容上说悲苦特甚,不同于她前期词作含蓄委婉风格,而是感情直率奔迸,但是在艺术上却仍然显示出格调高雅典重。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女性卓有文才的寥寥可数,但李清照却是其中光辉的一位。她是一位有思想、有艺术成就的杰出作家,她的词开辟了一条新的蹊径,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声声慢》是她晚期的名作,历来为人们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的危难关头,作者也经历了颠沛流离、丈夫去世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写出了《声声慢》这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之作。大有杜甫笔下“感时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