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光密生物显微镜在污水处理作用.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密生物显微镜在污水处理作用

生物显微镜在污水处理的作用显微镜简介:XSP-2C 双目生物显微镜广泛用于生物学、细菌学、组织学、药物化学等研究所工作,在污水处理中可进行微生物显微观察,在污水处理行业应用中是一款必不可少的常用仪器。上海光密厂生产的双目生物显微镜XSP-2C采用双目镜筒及电光源照明,照明可连续调节亮度,双目镜筒可360度自由转动。生物显微镜配套件:1.显微镜主体 1台2.消色差物镜4×,10×,40×,100×油各 1只3.双目镜筒 1只4.10×,16×平场目镜各 1对5.滤色片(蓝、黄、绿、磨砂)各 1片6.物镜用浸油(合成油) l瓶7.备用卤素灯 1只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侧跳虫、滴虫、波豆虫、豆形虫、肾形虫、扭头虫、暗尾丝虫、草履虫、表壳虫、变形虫侧跳虫、滴虫、波豆虫:(体形特小,具有鞭毛,活动快速,数量惊人,以游离细菌为食,出现在混合液不缺氧状态)、豆形虫、肾形虫、扭头虫、暗尾丝虫:(体形大小相仿,无刚毛,难以穿行,在菌胶团周围游戈,以游离细菌为食,出现在偏缺氧状态)中间性活性污泥类生物:卑怯管叶虫、裂口虫、斜管虫、粗袋鞭虫、沟内管虫、漫游虫(体形柔软,大型鞭毛虫和漫游游动性纤毛虫并存,不具刚毛,出现在污泥过渡期间)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楯形虫、斜口虫、三刺榴弹虫、尾棘虫、游仆虫、鼬虫、吸管虫、累枝虫、钟虫、独宿虫(体形梢大,结构偏刚性,有刚毛,以菌胶团为食,活动能力缓慢)后生动物:鞍甲轮虫、猪吻轮虫、璇轮虫、线虫、瓢体虫、熊虫。(以菌胶团为食,形体大,有咀嚼器和消化器官)侧跳虫大量出现,系统不正常:污泥负荷高;污泥培菌过程中;污泥老化。表壳虫出现三个以上,需要检查:低负荷;污泥老化。豆形虫出现,污泥恶化系统处于较差环境:进水异常波动;污泥极度缺氧。草履虫出现:低溶解氧状态,低负荷状态。卑怯管叶虫出现:活性污泥不处于最佳阶段;培菌阶段。可以用于判断污泥的变好与变坏趋势。楯形虫出现:污泥处于正常状态;冲击负荷变化;毒性惰性物质进入。可以作为污泥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的指示。钟虫出现:污泥絮凝效果好;游离和细小细菌少;可以指示毒性惰性物质进入。后生动物出现:过多污泥老化初期;沉降快,上清液混浊,不沉降细小絮体多。显微镜镜检与沉降比结合判断:1.污泥负荷过高:SV测定时发现上清液浑浊,沉降污泥界限不明显,镜检发现活性污泥絮团细小并存在大量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尤其侧跳虫、滴虫类细小型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结合现场测定食微比进行判断。2.污泥老化:SV测定发现污泥压缩性过好,上清液清澈但夹带未沉降细小菌胶团;镜检发现轮虫数量多,而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数量几乎没有。结合污泥龄是否过长以及食微比是否过底进行判断。3.污泥过曝气:测定SV时发现活性污泥悬浮中间,上下皆有上清液;镜检发现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附着类原生动物活性减弱,有的头顶气泡,菌胶团夹杂细小气泡。结合溶解氧状况和活性污泥负荷是否过高进行判断。4.污泥浮渣成因:如和有毒物质有关,进行SV测定发现上清液浑浊,沉降污泥色泽暗淡;镜检很难发现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特别爬行类的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和附着类的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特别观察楯形虫的变化可判断是否中毒。5.上清液漂泥:测定SV时发现多量未沉降的活性污泥絮体存在,镜检发现后生动物明显增加,总体原生动物数量减少。结合食微比偏低,污泥龄偏长判断污泥老化导致漂泥。SVI测定与镜检结合判断故障:SVI高(10-150)1.污泥膨胀:镜检发现丝状菌大量2.过负荷:镜检发现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3.过曝气:镜检发现菌胶团内有细小气泡存在,结合溶解氧进行判断。SVI偏低:1.长期偏低,考虑污泥老化,镜检轮虫数量多,污泥颗粒大,色泽暗淡2.短期突降,观察出流水夹杂细小活性污泥絮体,结合镜检发现轮虫数量多,判断污泥老化解体导致;如果原生动物数量锐减,可判断有毒物质进入;如果是活性污泥排泥失误,结合镜检发现絮团细小、色泽偏淡、中间型活性污泥原生动物出现,再结合测定SV减小可进行判断。污泥回流与镜检结合判断故障:污泥回流比过大:上海光密生物显微镜检发现活性污泥表现为负荷偏高现象,菌胶团细小色淡,相对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占优势。污泥回流比过小:上海光密生物显微镜检发现轮虫等后生动物数量多,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却很少。?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