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 定义:系指能被水蒸气蒸馏出来与水不相溶, 具有香味,易流动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一、概 述 挥发油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中草药中分布广泛的一类成分。 少数以苷的形式存在。 主要存在种子植物,尤其是芳香植物中。菊科、芸香科、伞形科植物,如:小茴香等。 一、概 述 生物活性 多具有祛痰、止咳、平喘、驱风、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如: 柴胡挥发油制备的注射液——退热 丁香油——局麻、止痛 薄荷油——清凉、驱风、消炎、局麻 临床应用:樟脑、冰片、薄荷脑、丁香酚等。 在日用食品及化学工业上也是重要的原料。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挥发油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挥发油中常常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如 在食品方面——茶叶挥发油含150几种成分 波萝含有117种香味成分 虽然成分多,但往往其中有某数种成分所占份量较大,且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仍能具有一定的性质。 1.萜类化合物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化物。其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大多是生物活性较强或具有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 如:薄荷油——含薄荷醇(menthol)8%左右 樟脑油——含樟脑(camphor)约为50%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大多是苯丙素衍生物(苯丙烯、苯丙烯酚、苯丙烯醛等)。如: 2.芳香族化合物 一、概 述 化学组成 指小分子的烷、烯、脂、酸类成分。 如:松节油——正庚烷(n-keptane) 除上述三类化合物外,还有一些挥发油样物质,如芥子油(mustard oil)、挥发杏仁油(volatile bitter almond oil)、大蒜油(garlic oil)等,也能随水蒸气蒸馏,故也称之为“挥发油”。 3.脂肪族化合物 4.其它类化合物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 五、挥发油成分的鉴定 ?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㈠性状 1.颜色:大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也有少数具有其它颜色。如: 洋甘菊油因含有薁类化合物——显蓝色 麝香草油——显红色 2.气味:大多数具有香气或其它特异气味,有辛辣烧灼的感觉,呈中性或酸性。挥发油的气味,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二、挥发油的通性 3.形态:为透明液体,有的在冷却时其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 4.挥发性:指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㈡溶解度 脂溶性,不溶水 易溶——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等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㈢物理常数 比重:多数比水轻,也有比水重的(丁香油、桂皮油),相对密度在0.85~1.065之间。 沸点:一般在70~300℃之间,具有随水蒸气而蒸馏的特性。 光学活性:大多有光学活性,比旋度在+97°~177°范围内。且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率在1.43~1.61之间。 二、挥发油的通性 ㈣稳定性(氧化性) 产品应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低温保存。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挥发油的通性 三、挥发油的提取 ?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㈠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的沸点(B.P)一般在70~300℃之间 高达此温,为什么能蒸馏出来呢?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即: P=PA+PB P—总蒸气压;PA—A物分压;PB—B物分压 当 P =大气压时则沸腾 三、挥发油的提取 总混合液体B.P 混合物中沸点最低物质 例: 沸点 混合后沸点℃ 水 100 760mmHg 69.25 226mmHg 苯 80.1 760mmHg 534mmHg ①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单一液体的沸点低; ②分馏比不变; (即:蒸出油的质量与水蒸气用量成正比) ③沸点高的可被水蒸气蒸馏出来。 三、挥发油的提取 ㈡浸取法 (油脂吸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用有机溶剂进行浸取——适用不宜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原料。 1.油脂吸收法 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护士《手卫生规范培训》培训研究.ppt
- 汽轮机凝气设备研究.ppt
- 汽轮机培训教材研究.ppt
- 汽轮机培训演示稿研究.ppt
- 汽轮机启动研究.ppt
- 护士法律法规培训研究.ppt
-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2研究.ppt
- 护士服务礼仪现场演示研究.ppt
- 护士礼仪与沟通研究.ppt
- 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研究.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