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食品分析-绪碌嫩sun.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食品分析-绪碌嫩sun

食品分析 主讲人:孙秀兰 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食品学院E509室 Email:sxlzzz@ 联系电话绪论 为什么要学本课程? 怎么学? 存在的问题? 对本门课程的认识 专业基础课,是建立在分析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是研究和评价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我们能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按照制定的技术标准,对原料、辅助材料、加工过程、半成品及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参与食品品质控制过程,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主要讲授一些成熟的定量分析方法 食=人+良(心) 品=口+口+口 (讲求色、香、味;故众口难调) 消费者需要高质量、安全、有营养、美味可口、有益健康的食品。 思考题: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是什么? 学习食品分析课程的体会 实验(践)性很强的课程 是科研/开发工作的眼睛、指南针、探测器 是工厂质量控制的决定性手段 同样的上课,不一样的收获 同样的四年,差距悬殊的收获 要求与希望 基础专业课--既是基础,就要打牢 分析的头脑、思维-掌握分析的手段- 分析的条件--分析的方法-实际操作 重点掌握:原理、方法细节、影响因素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大学生的要求) 食品分析发展导向 教材 《食品分析》张水华编 扩充《食品分析》杨严俊等译 本门课程的重要性 理论学习 24学时 大型综合实验锻炼 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2]杨严俊.《食品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艺轩图书出版社,2004 [3] Nielsen, S. Suzanne. Food Analysis . Springer ,2003. [4] Nielsen, S. Suzanne. Food Analysis . Springer ,2009. 本课程主要内容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食品中主要化学成分与分析特性) 水分和水分活度的分析 pH和可滴定酸度 灰分和矿物质的分析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脂肪的测定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析 微量元素的测定 食品添加剂分析 分析数据的评价 第一章 食品分析简介 趋势和需求 食品分析性质、任务和作用 食品分析的内容 分析步骤 方法的选择与有效性 食品分析法规与标准 一、趋势和需求 消费者 高质量、安全、富有营养且有益健康的产品 例:低脂食品及脂肪的测定 食品企业 生产出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研究开发、质量管理 及时获取并评价各项分析信息 政府(法规、国际标准和政策) 二、食品分析性质、任务和作用 性 质 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任 务 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份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作 用 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眼睛”的作用; 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探索和评价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食品分析的内容 食品分析的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分析目的的不同,分析项目也随之不同 。 食品 食品营养成分 食品添加剂 食品中有害物质 :有害元素 、农药 、细菌、霉菌及其毒素 、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 食品的品质分析与感官鉴定 分析样品的类型 原料 过程控制样品 终产品 优质样品 劣质样品 四、分析步骤 五、方法的选择与有效性 测定目的 例: 在线加工过程中的快速测定方法 检测营养成分的法定方法 样品的性质:    食品的组成和特性 主要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方法的有效性 方法 专一性、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 食品的特殊性质 食品加工过程中固有的特性变化 采样的性质、代表性以及采样数量 用标准参照物来考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对照试验 分析过程成功与否 决定因素 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样品的制备 分析操作的认真程度 对分析数据的准确计算和合理解释 六、食品分析法规与标准 法律、法规、标准的重要性 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标准规定:必须含有的成分 限量成分 分析方法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在国际间通用的标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