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时1先秦研究.ppt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时1先秦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013·海南单科,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宗法制”“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与以后历代在皇位继承中遵循的“立嫡不以长”相吻合。 答案 B 视角三 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宗法制的衰落 5.(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可使用排除法解答,分封制的“加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井田制的“推行”,均出现于春秋时期或春秋以前,这与材料中的“战国以后”信息不符,由此可排除 A、C、 D项,故答案为B。 答案 B 视角四 从综合链接角度考查先秦的政治制度 6.(2013·浙江文综,14)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周代世系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周代世系中不存在此制度,含有①的A、C两项优先排除;从世系图中可见“天子——诸侯——卿大夫……”序列,这是当时推行分封制的一个体现,②正确;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保障了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故③④正确。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011~2015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备考建议   考情分析    考纲考点 命题思路 备考建议 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雅言”反映分封制、礼乐制的影响 2.(2011·课标全国,24)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 1.关注重要概念: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 2.注重古代政治演变趋势。如君主专制演变、中央集权演变趋势 3.关注历史因果关系,从历史结论与成因角度分析政治现象及制度演变趋势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3·课标全国Ⅰ,24)西周与战国的墓葬等级规定反映的历史趋势 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5·课标全国Ⅰ,25)汉代外戚干政的因果关系 2.(2015·课标全国Ⅱ,25)汉代地方吏治的特点 3.(2014·课标全国Ⅰ,24)君主专制统治与 “君权神授”的关系 4.(2013·课标全国Ⅰ,41)汉、唐地方行政变迁的趋势 5.(2012·课标全国,24)汉代刺史制度与抑制豪强势力的关系 6.(2011·课标全国,40)秦至唐官员选拔依据的变化和原因 1.关注重要概念: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 2.注重古代政治演变趋势。如君主专制演变、中央集权演变趋势 3.关注历史因果关系,从历史结论与成因角度分析政治现象及制度演变趋势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1.(2014·课标全国Ⅱ,27)明代内阁制的特点 2.(2014·课标全国Ⅱ,40)清朝东北地区的移民政策的特点及成因 3.(2013·课标全国Ⅱ,41)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4.(2012·课标全国,28)清代内阁与君主专制体制的强化 5.(2012·课标全国,2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古 代 中 国 的 经 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5·课标全国Ⅰ,24)小农经济的形成 2.(2015·课标全国Ⅰ,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3.(2015·课标全国Ⅰ,27)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4.(2015·课标全国Ⅱ,26)农业技术与经济重心南移 5.(2013·课标全国Ⅱ,25)对宋代“不抑兼并”的认识 6.(2012·课标全国,24)汉代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小农经济的形成、经济重心南移、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商业的发展等是命题高频点 2.复习重心放在土地制度以及小农经济上,注意用经济学逻辑来解题 3.加强对小农经济、商业发展及经政策的复习 手工业的发展 ? ? 古 代 中 国 的 经 济 商业的发展 1.(2015·课标全国Ⅱ,27)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2.(2014·课标全国Ⅱ,26)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交子) 3.(2013·课标全国Ⅱ,26)明朝区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