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5.凭证文书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凭证文件 第一节 契约合同 第二节 执照文凭 第三节 单据票据 概 述 种类繁多,主要有官契、民契、契尾、合同、执照、护照、度牒、各类邮符、完粮串票、股票、批回、实收、收管等。 门类复杂,有些是对官府官员使用的,有些是官府发给百姓的,也有的是属于民间文书。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又有股票、息折一类的经济文书,外交事业的发展,又有护照、全权证书、条约一类的外交文书。 多数内容比较简单,使用固定程式用语,有的还附有谕旨成例。因颁发量较大,便常常印成一定格式、用语的版框,界时填用。 作为凭证,制发手续尤为严密,有的还分成几联,或一式重份。 作为下行文的,还须标朱。 第一节 契约合同 契约合同是甲乙双方或多方订立的文书,作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法律文件和存查备照的依据,主要用在经济生活方面,有的称为契,有的称为约,也有的称为合同。 中外各方之间签订的条约、商约、约章,章程等 ,也可归入此类。 一、民契 民契未经官府,未履行纳税手续,不盖红色官印,所以又称白契。 有田契、地契、山契、房契、卖身契、租契、典契、活契 、死契(绝卖契、杜卖契 )。 文契订立后,交买主收存,自留一份,产权(或使用权)即归买方所有,有关约定即行生效。 民契的格式 通常是一式两份,用大幅长方形状式纸,行文用语沿用约定俗成的程式。 买卖田地契约,开头写明立卖契人(卖主)姓名、籍贯,然后写清所卖田地四至、名称、坐落位置、在种数量(相当于面积)、纳粮多少、买卖方式等。以下写清买主姓名、价银数目及其它约定。 文尾年月日期下写立卖契人姓名,并画押或以“十”代押,其次是中人、保人、约邻等人姓名及画押代押,有些人还盖有个人私章。 数字用大写。文尾纸空白处写有“存照”、“永远”、“某某记”、“大吉利”等字样。一式两份的,有的常还折叠相合,中缝书写,将上述文字分成左右两半,分留在各纸上。 红契 买主将订立的田房地契送呈官府照验,交纳税银后,盖用官印收存,盖过红色官印的文契为红契。遇有田地等产业纠纷,诉讼到官,则红契具有更强的法律凭证作用。 清政府规定税契价银每两交易纳钱三分至四分五厘不等,而地方州县则往往私自加银,提作陋规。 二、契尾、官契 1、契尾 是官方颁发的税契凭证,百姓验契投税后,收税衙门将契价、税银数填明契尾内,发给买主收执,粘于民契纸尾,故称契尾。契尾与民契粘连,盖有红色官印,即称红契。 契尾初由州县自行设计印制填发。康熙四十三年改由布政司统一刷印格式契尾,用布政司印编号,并立一簿册,一同预颁各州县衙门填用。百姓投契时,令业户亲填价银、税银数目于簿,一面将原契粘连布政司编号契尾,填明银数等,钤印后发给业户收执。由州县按季连册将征收实数送布政司查核。 规定不用司颁契尾者,即系漏税,该衙门据实详报,将产业依律没收入官,业主立拿究问治罪。如官员纵容书吏藉端需索“尾费”,或征税多而解银少,一经查实,官役分别纠参重处。 契尾粘于民契左方,主要是作为纳税凭证,契尾内有关产业交易的情况则不像民契那样要求写得十分具体,以免文字累赘重复。 2、官契 雍正六年奏准,照连根串票式样,改用契纸、契根办法,禁州县将白纸私契用印,用官定契纸取代民间白契。 将原布政司颁契尾设计成契根、契纸两联,州县将契根截存,将契纸发各纸铺,一张五文,听民买用。投税时照契纸内填价税银,税银数目填于契根内,存衙门备照。契根又称照根,须送布政司核查。 契纸格式与原来契尾大体相似,右半幅谕旨成例等文字后,用“须至契纸者”结束,左半幅是有关产业交割、纳税等情况的记载。 其格式虽然与原来契尾大体相似,但性质已经发生部分变化,不仅是作为纳税凭证,还用以代替原来民间使用的私契,因而记载产业情况比较详细。 契尾式样的变化 乾隆十五年,布政司颁官契,前幅照常细书业户姓名,买卖田房数目、税银等,填于官定格式内,后幅于空白处预用司印,投税时将契价税银数目大字填写钤印之处,令业户看明,当面骑字截开。前幅给业户收执粘联,后幅同季册汇送布政司查核。 然而有些官府仍旧自行印制另外的官契纸交民填用。百姓就可以将约定俗成的民契文字程式写入官定格式的契纸内,投契纳税后,盖用官印。如果再粘连布政司颁格式契尾,则手续更为完备。 光绪年间,有些省份又将契尾改进为三联式样,分送各属州县填用。首联为存查,次联为契纸,再次为契根,存查留纳税各衙门,契根缴司查核,契纸交民粘于民契尾后。 有些省还将契尾分成典与卖两种格式刊刷,不分典卖,均令买纸填写,随时纳税。典契纳半税,如先典后卖,则换卖契加收另一半,照全价投纳税银;如典产回赎,则由业主补回半税予对方。 三、合同(合议、合墨) 也是双方乃至多方之间的定约,与契约的用途和性质有一定区别。它更加强调各方达成的某些协定及共同承担的经济、法律以至道义上的责任,签订后共同履行的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