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哈姆莱特》简介: 《哈姆莱特》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的颂歌;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人类有史以来杰出的经典戏剧;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剧中人物 哈姆莱特 (丹麦王子) 克劳狄斯 (王子的叔父,弑shì君篡位者 ) 乔特鲁德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 波洛涅斯 (御前大臣) 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之子 ) 奥菲莉娅 (波洛涅斯之女) 霍拉旭 (哈姆雷特之友) 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朝臣、哈姆雷特儿时好友,后背叛王子 ) 奥斯里克 (宫廷大臣) 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1、戏剧情节丰富,冲突尖锐。 2、戏剧语言丰富多彩,个性化。 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剧本具有了像诗一样的语言。并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喻(有标示性词“像”、“一样”等) 如‘‘(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讽刺母亲改嫁叔父。 借喻(本体喻体相似性。) 如‘‘让那有毛病的马儿去惊跳退缩吧,我们的肩背都是好好的’’,借‘‘有毛病的马儿’’喻‘‘国王’’。 这些修辞的运用体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幽默,这种语言风格与哈姆莱特装疯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课后练习四参考) 第三单元 戏剧 10 哈姆莱特 (英)莎士比亚 ——(英)莎士比亚 一、感知作者: 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 代表作: 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主要剧情: 回国奔丧 发现叔叔继位、母亲改嫁 夜遇父亲亡魂,得知真相 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排演戏中戏(课文节选) 误杀波洛涅斯 大难不死,逃回丹麦 奥菲利亚溺水而死,雷欧提斯复仇 哈、雷二人相约比剑 母亲误饮毒酒,哈、雷二人中毒剑 杀死叔叔 以军礼安葬哈姆雷特 三、整体把握: 文章选自第三幕第二场“戏中戏”部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哈姆莱特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 2.戏上演前,哈姆莱特特特意做了哪些安排? 3.新王看戏有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 装疯卖傻,隐藏心迹。 2.戏前安排 安排好友观察叔父的容色举止; 1.演戏目的: 试探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 亲自导演; 课后练习二参考 说明: 看戏时表现: 问情节 问戏名 站起来 让人点火把 看戏后表现: 不舒服、发脾气 杀人的阴谋被人揭穿。 四、合作探究: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完本文后,并请结合全剧,说说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主要剧情: 回国奔丧 发现叔叔继位、母亲改嫁 夜遇父亲亡魂,得知真相 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排演戏中戏 误杀波洛涅斯 大难不死,逃回丹麦 奥菲利亚溺水而死,雷欧提斯复仇 哈、雷二人相约比剑 母亲误饮毒酒,哈、雷二人中毒剑 杀死叔叔 以军礼安葬哈姆雷特 快乐的王子 忧郁的王子 1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2满怀诗情讴歌天空大地。 3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主宰。 1父王突然死亡。 2母后匆匆改嫁。 1父王鬼魂夜间显灵。 决定复仇的王子 2戏中戏确认叔父是杀父凶手。 1反复思考复仇的方案和价值。 2错过复仇时机,未能杀掉克劳狄斯。 优柔寡断的王子 1落入圈套,不幸牺牲。 壮志未酬的王子 2未完成“重整乾坤”的使命。 五、合作探究: 戏剧反映的社会矛盾: 哈姆莱特 克劳狄斯 封建反动势力 新兴资产阶级 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 首先是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新兴资产阶级脱离群众,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重任。 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性格犹豫不决,行动上延宕,坐失良机。 (课后练习三参考) 贯穿始终的主线: 哈姆莱特的复仇经历。 主要情节: 家国突变、鬼魂告白、王子装疯、试探奸王、 比剑。 尖锐的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 六、本篇课文的突出特点: 第三单元 戏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