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记忆和学习.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记忆与学习(110页)5.2.1记忆与遗忘。记忆是个体中最重要的心理机能之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都离不开经验,人们能够辨认周围的事物,或者按照习得的动作学习、生活,都依赖于记忆。记忆是个体过去所经历的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只是不像其他痕迹,例如纸张上记录的信息?能观测到,而人的记忆无法直接观测,所以只能通过个体的外显行为加以研究。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于记忆有着不同定义,普通心理学将记忆定义为“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而现在设计学科中则普遍采纳认知心理学中对“记忆”的定义:“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或者“人脑对外界输人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遗忘是与记忆相对的概念,是记忆减退的过程。最早对记忆与遗忘现象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设计的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学习无意义音节,然后,他使用再次学习所能节省的学习时间(百分比)来测量人遗忘的规律,最后得到了如图5.38所示的“遗忘曲线”。从遗忘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人们最初对于所学习的材料遗忘得很快,额外的学习次数可以提高记忆,对抗遗忘;其次,两三天之后,遗忘曲线开始保持稳定,记忆基本形成。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学习后的时间间隔和学习数量是影响记忆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他的研究代表了机械学习(不受语意影响的学习记忆过程)的一般规律。一般人们初次接触一种语言,包括外语或程序时,可能并不理解这些语言的意义,在这一期间,唯一的记忆方式就是类似艾宾浩斯的反复重复的记忆。但是,艾宾浩斯的研究主要还是针对,长时记忆的,而不涉及瞬变的记忆----短时记忆。5.2.2记忆过程。记忆的过程被概括为三个部分:识记、保持和回忆,以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编码(表征)、储存和提取(解码)的过程。(1)识记,就是去记的过程。这仅仅是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认知心理学则以内在的机制出发,将这一过程称为编码,就是主体将感知到的信息有意或无意转变为大脑可以接受的形式的过程。(2)保持,认知心理学中称为储存,即把信息以一定的方式保存在大脑中,知识的存储也可以称为知识的表征,就是以某种方式存储知识。(3)回忆(包括再现和再认),认知心理学称之为信息的“提取”过程,也是一个解码信息的过程。编码指主体对来自外部的信息形成心理表征,而解码就是将这些信息重新提取出来作为认知或思维活动的材料的过程。表征的信息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形象,但它们都具有共同性,即都是经过归纳、概括和抽象化的处理,是典型性特征的总和,即原型。概念形成本身就是归纳、概括和抽象化的过程,要理解“概念”的原型并不困难;而对于设计艺术最为重要的形象记忆(表征),例如对于图像的表征,也同样需经过类似的处理。例如当要求人们回忆(再现)或再认某个熟人的形象时,他不会回忆起这个形象的全部细节,而只是原型。这里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知觉形象时会出现整体性、简化性等视知觉的组织现象,其根源就在于大脑存储知识的形式本身就是典型性的表征---原型(如图5.39).图5.40是心理学家所做的一个验证原型存在及形成方式的实验,其中P是原型面孔,其他四张面孔分为与之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相似程度从75%到0%)的样本面孔。实验中,让被试先看样本面孔,然后再看第二组面孔,其中包括原来的样本面孔(称为旧项目),原型面孔(综合旧项目的特点,但被试从来没有看过)以及一些不同于原型的新面孔(新项目)。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旧项目的确信度较高,对于新项目都确认为不熟悉,而最奇妙的是,被试均对于从没看到过的原型面孔表现出很高的确信度。这个实验证明人们对于形象的回忆是对原型的回忆,而原型的形成是通过平均他们所看过的所有同一概念下的“面孔”而构造出来的。重复能增强人们的记忆,就是因为在每次重复学习中,人们不仅加深了原有原型的印象,而且不断补充其他特征元素,拓展和补充原型的细节。由于事物的原型原本就是许多同类事物关键信息的提取,因此人们在回忆和再认原型时还可能出现“泛化”的现象,即那些具有类似之处的形象很容易被混淆,例如那些模仿知名产品或样式的设计。并且,人们每次记忆都是提取其中的典型性特征,许多细节信息需要通过一次次的重复学习(输人信息)不断被补充。但无论怎么补充,人们也不可能记忆下图像的所有细节,许多细节必须在比较中才能为人所察觉。图5.41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游戏,该游戏就验证了这一特点,即提供给游戏者两幅几乎完全一样的图像,让游戏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差异处,如果不将两张图一起呈现给游戏者,游戏者无论如何也难以察觉其中的不同。那些差异不大的区别导致的认知泛化,我们曾在“差别阈限”中加以详细论述。在理解“原型”的基础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图式。图式是关于事物、人、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人们记忆中各种概念,一方面,按照一定的层级排列,如同科林斯和奎立恩于1969年所提出的层级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