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考前专项集训试题 全套教辅.doc

高考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考前专项集训试题 全套教辅.doc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考前专项集训试题 全套教辅

训练(一) 选择题专项练(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用作医用消毒剂时,无水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B.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死埃博拉病毒,其消毒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不同 C.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发布,其中雾霾中的PM2.5属于胶体 D.天津港爆炸案中对剧毒的氰化钠(NaCN) 喷洒双氧水处理,利用了双氧水的氧化性 解析 A.医用酒精为70%~75%乙醇溶液,故A错误;B.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死埃博拉病毒,其消毒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相同,都是因为其具有强的氧化性,故B错误;C.胶体一般认为是1微米以下的,PM2.5很多是1微米到2.5微米之间的,另外雾霾中可能吸收水汽聚集成更大颗粒,不是胶体,故C错误;D.氰化钠溶液的CN-被双氧水氧化为HCO,剧毒的氰化钠(NaCN) 喷洒双氧水处理利用的是双氧水的氧化性将氰化钠氧化为无毒物质,故D正确。 答案 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 g B.标准状况下,1 L液态水中含有的H+数目为10-7NA C.14 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A/n D.1 mol冰醋酸和1 mol乙醇经酯化反应可生成H2O分子数为NA 解析 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微粒集合体,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不是107 g,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的离子积不知道,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个数,故B错误;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CnH2n的链烃是烯烃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数目一定为×NA=,故C正确;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1 mol冰醋酸和1 mol乙醇经酯化反应可生成H2O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答案 C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Y B.X与W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Y与Z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 D.元素X、Y、W的最高化合价均与其族序数相等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则X为C;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为F;则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在第三周期,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Z为Na,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则W为S。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氟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错误;B.X与W能形成共价化合物为CS2,正确;C.NaF溶液中氟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错误;D.氟元素没有正价,错误。 答案 B 4.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是,能用该结构简式表示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2种       B.16种 C.20种 D.24种 解析 丁烷有2种结构:CH3CH2CH2CH3、CH3CH(CH3)CH3,分子中分别含有2种、2种H原子,故丁基(—C4H9)共有4种;—C3H6Cl的碳链为C—C—C,氯原子分别在1号、2号、3号碳上(与1号重复),共有2种,1个氯在1号碳上,剩下的苯环在1号、2号或者3号碳,有3种结构;1个氯在2号碳上,剩下的一个苯环在2号、3号碳上,有2种结构,总共5种,所以该有机物共有4×5=20种。 答案 C 5.钴酸锂(LiCo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A 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石墨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电池反应式LixC6+Li1-xCoO2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Li+由A极区域移向B极区域 B.充电时,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6+xLi++xe-===LixC6 C.放电时,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 D.废旧钴酸锂(LiCoO2)电池进行“充电处理”使锂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 解析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负极反应式为LixC6-xe-===C6+xLi+、正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A.充电时,A是阴极、B是阳极,锂离子向阴极移动,则Li+从B流向A,错误;B.充电时,A为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阴极反应为C6+xLi++xe-===LixC6,正确;C.放电时,B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Li1-xCoO2+xLi++xe-===LiCoO2,正确;D.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充电时锂离子加入石墨中,有利于锂离子的回收,正确。 答案 A 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文档评论(0)

f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