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第0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2.大气的热力过程 3.大气的运动和风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 及气象要素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大气圈垂直结构 对流层(~10km左右)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 强烈对流作用,大气污染也主要发生在这一层,特别是在靠近地面1-2Km的近地层更易造成污染。 温度和湿度等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大气圈垂直结构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 同温层——对流层顶到30km左右,气温-55℃左右 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亦称逆温层。 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没有对流运动,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 大气很干燥,没有云、雨等现象,是飞机理想的飞行区域。 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对流运动强烈,垂直混合明显。 大气圈垂直结构 暖层(中间层顶~800km)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气体分子高度电离-电离层。发电报是靠这层反射回来。 散逸层(暖层以上) 气温很高,空气稀薄。星际空间内每m3空间有数十个离子存在。 空气粒子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 研究重点:对流层,平流层 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气体静力学方程:ΔP=-ρgΔZ 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 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 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通常指距地面 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2.气压——大气的压强 单位:1Pa=1N/m2,mb—毫巴 1mb=100Pa=1hPa 1atm=101325Pa=1013.25mb=760mmHg 主要气象要素 3.气湿 气湿是大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可以用水蒸气分压或单位湿空气水蒸气含量表示。 表示气湿的物理量主要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水气体积分数和露点。 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 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叫做风(垂直方向-升降气流) 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一定时间如2或10min的平均值) (km/h) F-风力级(0~12级) 主要气象要素 5.云 云是飘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由大量小水滴或小冰晶或两者混合物组成。云高和云量对污染物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云量: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我国10分,国外8分) 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 低云(2500m以下) 中云(2500~5000m) 高云(5000m以上) 云 主要气象要素 6.能见度 正常视力的人,在天空背景下能看清的水平距离 级别(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太阳】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太阳表面温度达6000K,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线主要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射线辐射能占全部太阳能量的99%以上。 【地球】 地球表面的陆地、海洋、植物等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很强,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约有21%直接被地面吸收。 同时,地球表面可以按自身温度向外辐射。地球辐射以低温长波辐射为主,波长集中在3~120μm之间。 气温直减率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发生对流 ? 定性描述: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量判断 逆温 定义:逆温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逆温层结是强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逆温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逆温 2.下沉逆温 ——由于空气下沉受到压缩而增温所形成的逆温(多在高空大气中,高压控制区内) 逆温 3.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逆温 5.锋面逆温 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or弱稳) 扇型(逆温) 爬升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