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生物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十一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生物试题

九十一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生物試題 一、單選題 1.酵素在生化反應時,其活性會受到反應時的環境影響。現有甲、乙兩種性質相似的酵素,為了要比較兩者對溫度及酸鹼值的容忍程度(即仍保持有活性的範圍)的差異,而作了活性測定,結果如下。圖(一)是測定溫度對酵素活性之影響;圖(二)是在30℃狀態下,測定酸鹼值(pH值)對酵素活性之影響。 根據兩圖中測定酵素活性之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酵素對溫度的容忍程度較乙酵素高 (B)甲酵素活性最佳的溫度較乙酵素高 (C)在pH值6~7之環境下,甲酵素活性較乙酵素高 (D)在pH值6~7之環境下,甲酵素幾乎測不到活性 2.在育嬰房中,三個嬰兒被弄混了,院方緊急驗了嬰兒父母親及嬰兒的血型,結果如下表:    下列嬰兒與父母的配對,何者正確? 3.下列有關生物在自然生態系中所扮演角色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土壤中的硝化細菌將銨鹽轉變成硝酸鹽,屬於分解者 (B)紅樹林的招潮蟹撿食泥土中的碎屑,屬於清除者 (C)非洲草原的野狗掠食野牛,屬於消費者 (D)鳥巢蕨附生於樹幹上,屬於生產者 4.下列敘述何者符合達爾文的天擇學說? (A)甜玉米被大量種植是因為玉米粒味美好吃 (B)鯨的附肢像鰭的形狀,此乃因為長期在水中游泳而逐漸成型的 (C)樺斑蝶的族群得以繁衍是因其色彩鮮豔且具毒性,鳥類多敬而遠之 (D)原為偶蹄的始祖馬,演化成現今的單蹄馬,此為長久在草原奔跑的結果 5.癌細胞是一種不斷分裂的異常細胞。某科學家探討維生素C對癌細胞生長的影響,在癌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維生素C,再於不同時間計算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百分比(%),結果如下圖。依據實驗結果,下列有關維生素C的作用,何者正確?(對照組細胞不加維生素C) (A)可有效抑制癌細胞進入有絲分裂期 (B)使癌細胞無法完成有絲分裂 (C)使癌細胞的有絲分裂期提前完成 (D)延長癌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時間 6.下右圖為三種植物的生存曲線,下列何者為最適當的推論? 7.下列有關碳、氮、磷、硫物質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 (A)硫是以硫酸鹽的蛋白質為植物體吸收 (B)磷主要源自細菌分解生物體後的產物 (C)氮是以固氮後之鹽類被植物體吸收 (D)碳是以有機物質被生物體所利用 8.下列何者為臺灣每一個國家公園都擁有的生態系? 甲、珊瑚礁生態系 乙、森林生態系 丙、河口生態系 丁、湖泊生態系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9.下圖為某植物在其棲地的族群密度變化曲線。下列何者為最適當的推論? (A)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棲地遭火災 (B)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外來種的競爭 (C)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天敵遷入棲地 (D)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養分來源終止 10.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空間而言,相鄰兩生態系之間一般不具有連續性 (B)一個生態系含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生物及無機環境 (C)食物網越複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小,生態平衡也越不易維持 (D)一穩定的生態系中,各種生物間,以及生物與環境間呈靜態的平衡 11.造林時,在林木的生長早期,會刻意砍除其中一部分。此舉動的主要目的為何? (A)避免林下陽光不足,影響其他伴生植物生長 (B)砍除生病林木,避免疾病蔓延,影響生長 (C)避免植株競爭土壤養分,影響生長 (D)避免林木過多,管理照顧不易 12.下列有關能量塔的敘述,何者正確? (A)食物鏈中每一消費層級的轉換過程中,會散失少部分的能量 (B)能量在能量塔的流轉方式與碳循環中碳元素的流轉方式相似 (C)生物量隨能量塔階層的增加而遞增10%,稱為10%定律 (D)食物鏈中的能量呈塔狀遞增 13.小明在一個封閉的人工池塘中,調查到有多種浮游藻類,水生昆蟲如孑孓等,及青蛙、蛇、大肚魚、鯉魚、烏龜等動物,還有水蘊草、睡蓮、水蠟燭等開花植物。他每月定期進行調查,並持續做完一年,最後根據結果提出以下推論,其中何者錯誤? (A)調查發現有民眾放生烏龜,而使得大肚魚數量明顯下降,此為競爭的結果 (B)調查發現池岸邊出現其他禾草,而水蠟燭數量略有減少,此為競爭的結果 (C)少數生物雖有數量上的變化,此群集應可達到動態平衡 (D)池塘中的各種生物構成一個食物網 二、題組題 14.某生在進行水蘊草葉片觀察時,作了以下的處理:玻片Ⅰ加入一滴水;玻片Ⅱ加入一滴1%鹽水、玻片Ⅲ加入一滴5%鹽水、玻片Ⅳ加入一滴10%糖水。然後蓋上蓋玻片靜置5分鐘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為便於觀察出其差異,另取一片未處理的葉片作為對照組。他觀察水蘊草葉肉細胞形狀,並繪圖記錄構造的變化,結果如以下圖示,其中Ⅲ及Ⅳ顯示的是細胞膜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回答第(1)~(2)題。 (1)根據實驗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玻片Ⅰ之處理對植物細胞沒有影響 乙、玻片Ⅱ之處理對植物細胞沒有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