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国重生三个中国人的甲午心灵图
甲午惨败的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都行动起来了,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学贯中西的严复首先从平静的书斋拍案而起,化笔为剑,用文章呐喊冲锋;康有为在北京振臂疾呼,发动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提出拒约、迁都、变法三项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愤而向清廷公开挑战,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在家国罹难的艰危时刻,这三位中国人所经历的心路沧桑,无疑是中华民族劫后重生、凤凰涅槃的生动缩影。
严复:大彻大悟的“盗火者”
1879年(光绪五年),一位深孚众望的英国“海归”学成归国了,他便是“南北洋争先留用,得之惟恐或后”的严复。不久,严复应船政大臣吴赞诚之聘,回到自己的母校福州船政学堂担任教习。
文章眼界,已然天地一别;春风得意,必定来者可期。返国之初,严复充满了对美好前途的雄心壮志。谁曾想到,在英国处处感到亲切的严复,回到中国后才发现,这里反倒成了“气场”失调的陌生“异邦”。经过整整9年,他才当上北洋水师学堂“会办”一职,仅相当于副校长,只是一名“不预机要,奉职而已”的技术官僚。横亘在他仕途之上那道不可逾越的大山,便是“功名”二字。
按照清朝官场的规矩,必须是道台一级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水师学堂的最高长官。严复虽有满肚子的洋墨水,却没有一个出身“正途”的科举功名。这位全中国第一个呐喊废除科举的人,自己却在这座独木桥上折腾了半辈子,一路奔波着、抗争着无常的命运。
他接连参加了四次乡试,以博取一个举人的头衔。然而却次次碰壁;饱经欧风美雨的洗礼,却要向鄙弃已久的八股制艺讨出路——此时严复的心中,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恼和屈辱。
官场的僵化黑暗,世味的凉薄无情,终于在最绝望的岁月里击破了严复的理想之梦。就在谋职北洋那段黯淡时光,他染上了鸦片烟瘾。这位毕生致力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者,自己居然深陷烟毒无法自拔。
此时,如果不爆发那场山崩地裂的巨灾国难,也许这位四次落第的老童生,还会第五次、第六次在科场匍匐前行。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成为彻底改变严复命运的转折点。这场举国震惊的奇耻大辱,使严复受到的刺激远非常人可比。
作为海军的奠基者之一,严复比任何人更觉无地自容,更感一种深彻骨髓之痛。他的痛苦在于早年留学西洋的岁月里,即已清醒预见到大清落伍的深层危机,却空怀壮志,无能为力。
那一年留学英国的严复曾到一家英国法庭旁听了法官审案过程,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归来后,他“数日如有所失”,心情极度痛苦,认为西欧诸国之所以日益富强,全在于法律严明,公理日伸。而反观大清,法律不过是侍奉权力的小妾,“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举目皆是,天朝窒息民智的黑暗法度,与尊重民权的法治公理简直南辕北辙,而早已麻木的同胞却浸淫日久,浑然不觉。当严复把这种戚戚之感如实告诉驻英公使郭嵩焘,郭大人深以为然,非常欣赏这位目光如炬的年轻人。
然而甲午之败终使大清陷入万劫不复。新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发表了第一篇重磅文章《论世变之亟》。这篇纲领性的文章是严复“维新”思想的导论,也是他为千年危机拉响的第一声尖利警报。他清醒地看到,面对一场灭顶之灾的家国巨难,皇城根下的士大夫们还在坐井观天,隔靴搔痒,懵然于时务,“绝不知病根所在,徒自头痛说头,脚痛说脚”。忍无可忍的严复一上阵来,就如大海潮音,作狂狮怒吼:这一次中国的危机不再是偶然之中的一时之虞,而是千古未有的深层文化危机:“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根本原因在于“今之夷狄,非犹古之夷狄也”!
他毫不留情地一把扯下守旧者的遮羞布,痛批他们自欺欺人地将中国和外部世界隔绝开来,使中国社会的生机窒息殆尽。他痛心疾首于甲午惨败,正由这些冠冕堂皇的“不学无术”之徒“私心未净”,士大夫们学问之非、心术之坏所造成。
在稍后发表的《救亡决论》中,严复驳斥了国人对西方只“善会计”“擅机巧”的肤浅认识,指出西洋强盛的“命脉”,乃是“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科学),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民主)”。就这两句画龙点睛之语,使他成为中国第一个说透了“夷之长技”的人,找到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正途。
只有严复,只能是严复,才能站在中西交汇的巅峰,登高远眺,极目苍茫。他认为造成中西社会差距的根本原因就两个字:“自由”。中国的“历古圣贤”都畏惧自由,而西洋各国则持“唯天生民,各具赋异,得自由者乃为全受。”
为了达到唤醒国人,救亡图存的目的,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定下的首条翻译标准“信”,对西方著作学者的思想进行重新“组装”和“嫁接”。最典型的就是翻译《天演论》时,他把达尔文的进化思想、赫胥黎的进化论伦理学、斯宾塞的进化社会学进行综合改造利用,活生生地“做”出而非“译”出了一部崭新的《天演论》,成为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推动变革的思想利器。
甲午惊雷过后,国人也陡然从四千年的迷梦中惊醒。士林风气焕然一新,读书人“因而感奋,发奋进有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