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论人生修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论人生修养 Absract:In many domains,Zeng Guofan achieced successes,this was mainlyreferred to his rich and profound philosophicalideas on human life ,Apart from the purpose of lif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bearing morality with reverence ,ane the life attitud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completely perfecting one’s nature and satisfying with one’s fortune ,a series of cultivating methods was included in the life philosophy of Zeng Guofan .Just these cultivating methods enabled him to stand out from his contemporaries .This paper aims at briefly discussing Zeng Guofan’s theory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ind. 曾国藩(1811~1872)立德、立功、立言,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这主要得益于他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曾国藩的人生哲学,除了“荷道以躬”的人生目的,“尽性知命”的人生态度之外,还包括一整套的修养方法。正是这些修养方法,使得曾国藩在其同时代人中,“有如鹤立鸡群,就象圣母峰突出于喜马拉雅山诸峰之上,永远在宁静之中,永远覆盖着一层白雪的明朗。”(张君励引容闳语,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新儒家思想史》第560页)本文拟就曾国藩的人生修养理论谈几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诚信 曾国藩继承儒家的传统观念,提出“诚信为本”的人生原则。诚的本义是信,《说文》曰:“诚者,信也。”儒家用“诚”这个范畴来表示人生的最高境界,有时也指宇宙的最高本体。孟子、荀子都讲诚,《中庸》也多次提到诚。在宋明理学中,诚更成了重要范畴,周敦颐说诚是圣人之本,朱熹说诚是天理之本然。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把诚看作实有的东西,看作宇宙的规律。曾国藩对“诚”有自己的理解。他说:“诚者,不欺也。不欺者,心无私著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故,天下之至诚,天下之至虚者也。”(《曾国藩全集·读书录·周易》,岳麓书社1986年版。后文凡引自该书的都省掉书名,家书、书信等都依据该书编号。)意谓,只有心中没有私见,十分专一,才能做到真正无妄,这就是“诚”。曾国藩认为,诚是极端重要的,是宇宙人生的基本原则:“君子之学道也,亦必有所谓基业者。大抵以规模宏大、言辞诚信为本。”(《诗文·笔记二十七则》)“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书信0001号)因此,“君子之道,莫大于以忠诚为天下倡。”(《诗文·湘乡昭忠祠记》)曾国藩一生倡导“拙诚”,其理论依据即在于此。 曾国藩认为,诚的好处是可以感动别人。“有其实必有其荣,有其荣必有其应,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读书录·汉书》)“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家书0237号)这就是说,即使奸诈之人,也能被诚所感动。因此,只要“处处出于至诚,则人皆感悦而告之以善矣。”(家书1280号)曾国藩又说,诚的功用是很大的,“一人肫诚,万众可感;一心坚定,天地可回。”(批牍0511号)“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批牍5929号)不仅如此,诚还有挽救世道人心的效力,“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合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书信0001号)“质”也就是诚的意思。他还说:“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州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与?” (《诗文·湘乡昭忠祠记》)从这里,我们看到曾国藩极力鼓吹诚还有他政治上的目的。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有了诚,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曾国藩也说:“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家书0037号)这就是说,有了“至诚”的态度,还要注意方法,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家人之间尚须如此,别人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种“委曲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