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高考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与教学
作者: 高 瑜
论文摘要:无机推断题是以前高考中每年必考的题型,题量分值都比较大,所以解好无机推断题,解题思路及题眼十分关键,学生失分后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总结失分原因也是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无机推断题特点、解题思路、题眼、失分特点
无机推断题是以前高考中每年必考的题型,也是现在理综卷和单科化学必考的题型。无论是题量还是分值都比较大。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作为一个专题来复习和训练。
一、高考考纲要求
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掌握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金属、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等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具备将化学信息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进行推理的创造能力。
二、无机推断题的特点
?1.无机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2、无机推断题以“框图式”推断和“叙述型”推断两种题型为主。如2008年全国理综卷I27题就是“框图式”推断;而2008年全国理综卷II27题则是“叙述型”推断。无机推断题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为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思考容量大的特点。这种题型不但综合性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用语等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且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思维能力要求高。
?3.无机推断题与双基知识、有机、实验、计算均可联系,出题比较容易。在少题量的情况下,可考多个知识点,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突出学科内综合,这就受到了理综卷的青睐。
? 4.无机推断题层次明显,区分度高,有一步推错,整题失分的可能,很容易拉分。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尽管它考的内容广,能力全面,层次高,但它还是离不开大纲和考纲。知识点必须是高中阶段强调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
三、解无机推断题的思路:
(1) 解题思路是: 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2)、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想,再验证。
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模式可表示为:审题→选择突破口→猜测或肯定某些物质→进一步分析、推理→验证→解答
四、?无机推断题“题眼”总结
物质推断涉及知识面广,思维强度大,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确定解题的突破口。下面将有关题眼总结如下:
(一)特殊结构
10电子体和18电子体
10电子微粒:HF、H2O、NH3、CH4、 Ne、 Na+ 、Mg2+ 、Al3+、H3O+ 、NH4+ OH-、NH2- 、F-、O2-
18电子微粒:Ar 、 HCl 、H2S、 PH3 、SiH4、 F2 、 H2O2 、CH3—F、 CH3—NH2 H2N—NH2、 CH3—OH、Cl- 、 S2- 、HS-
空间构型
“X≡X”分子必然是N2,三角锥形分子是NH3、PCl3、NCl3,正四面体形原子通常是金刚石、晶体硅或碳化硅,分子通常是CH4、CCl4、P4
(二)特殊化学性质
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元素可能是硫或氮。
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3、两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分别是:①Ba(OH)2与(NH4)2SO4,②可溶性铝盐与可溶性金属硫化物或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③可溶性铝铁盐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Al、Al2O3、Al(OH)3、氨基酸、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
5、既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常见的物质有Al、弱酸的铵盐(如碳酸铵、碳酸氢铵、亚硫酸铵、硫化铵、硫氢化铵等)。
6、在水中分解生成气体和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物质可能是Al2S3、Mg3N2、CaC2等。
7、与水接触放出气体的常见物质有:Li、Na、K、Na2O2、F2。
8、 A物质放到B物质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又溶解,A、B可能分别是CO2与Ca(OH)2、NaOH与铝盐、NH3与AgNO3、HCl与NaAlO2。
9、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H2S、SO2、不饱和烃类、活泼金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零星装饰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2024年民航安全检查员(五级)资格理论考试题库(重点500题).pdf VIP
- 挫而不折+破茧成蝶+——挫折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亚洲人文环境》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手外科进修汇报.pptx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共34张PPT】.pptx VIP
- 鹅卵石道路的铺装步骤与方法.doc VIP
- 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答辩PPT模板.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7.2《亚洲的人文环境》第1课时课件.ppt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六三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