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摘要?:从丧葬礼仪中体现孝道思想的观念自古有之。现今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观念依然表现得非常突出。文章通过对霍山县农村丧葬礼仪的分析,说明其在当今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丧葬礼仪与孝道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先秦开始,二者便有机地结合起来。古人把送死作为尽孝的极其重要的标志,《中庸》记载: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儒家是孝道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十分重视“孝”在丧葬中的作用。孔子有言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主张从精神上悼念亡者。他的孝道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继承人的孟子和苟子,都是儒家孝道丧葬观的典型代表。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精神,主张厚葬就是为了讲礼尽孝否则即为不孝。苟子也十分注重孝在丧葬礼仪中的地位,他认为“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漫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在儒家几位代表人物的积极倡导下,两汉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奉行“慎终追远”。“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认为孝莫重于丧。这种观念代代传承,如今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现今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诸多丧葬礼仪仍然能凸现出较为浓厚的孝道观念。论文关键词?:丧葬礼仪??孝道思想??文化建设?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特征为“七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交通相对落后,尤其是那些地处深山的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新事物、新理念的影响较小,旧风俗很容易被保留,体现孝道思想的诸多丧葬礼仪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兹挑选当地农村丧葬礼仪中与孝道思想相关的内容分述如下。? 一守灵? 当地葬礼的整个过程一般为3天时间,即死者要在家中正厅停放3天。3天里要举行诸多与死者相关的仪式,“守灵”就是其中的~项。“守灵”即在停放尸体的正厅里要昼夜有人守着。守灵的人基本上是死者的子孙或其直系亲属,儿子往往因为白天的事务比较繁忙,所以白天的守灵对他们是不作硬性要求的,但是在夜晚,儿子是一定要参与守灵的。守灵的同时,还要在正厅大门内侧事先放置的一个谓之“老盆?”的容器里祭烧“表纸”,且边烧边念叨着“×××来领钱”之类的句子,以此祈求死者在阴间能有足够的花销。如果子女不在死者身边守着,死者则会显得很孤单,这便意味着子女“不孝”。? 二哭丧? 当地某人去世后,其亲人都会痛哭流泪。姑且不论所有痛哭之人是否真的悲伤,但痛哭的程度足以显示他们是否懂礼或孝顺与否。尤其对于女眷,她们须不时地在死者面前高声嚎哭,同时述说着死者生前的好处,或者喊出死者命苦之类的言辞。一些会哭的女性在很多时候还会采用一种近似唱腔的音调来倾诉自己的情感。哭的越“悲伤”,在外人眼里就越能表现出她们对死者逝去的伤痛。哭丧之人如若是死者的同辈,别人会认为她们非常的懂礼;若是死者的晚辈,则说明她们既懂礼,又孝顺。如果整个葬礼中听不见哭声,则与死者相关的女眷们会被他人视为不懂礼或不孝,同时也会让操办丧事的主人家在颜面上大打折扣。? 三二次葬? 所谓二次葬,即人死后将装有尸体的棺木停放在地表某一特定的位置,随后通过自然腐蚀的方式处理尸体,等到尸体的骨肉完全分离后再收骨埋葬的过程。第一次葬,在地表停放棺木的地方叫厝基,棺木在此处停放的时间为3年或更长时间,3年后开棺整理骨骸,然后再埋入地下。地表停放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显示死者后辈的孝顺。一般情况下小孩夭折,非正常死亡或死者生前孤身一人,则省去第一道程序而将其直接埋入地下。“这种先停尸后下葬的做法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孝”的内容,表达活人不忍亲人离去的依依之情”[1]。另据《墨子·节葬下》:“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由此推断,春秋战国之际,在我国南部地区就?已出现了先让肌体腐烂,然后在拾骨埋葬的二次葬俗,而且在当时,人们已经把这种习俗与孝道观念联系起来了。? 四满五七? 下葬后的第一个七天叫“头七”。接着是“二七”、“三七直至“五七”。“五七”是指下葬?后?的第五个七天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满五七”。“五七”是“头七”至“五七”中最为隆重的一次祭奠。“五七”这一天要举行的主要的祭奠仪式被称作“烧库”。按传统观念。人们大都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存在,现世中的人在逝世后可以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因此人们在以现实生活为原型的基础上,为死者即将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做好准备,“烧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这里所说的“库”。就是请专门的工匠一般用红麻的桔梗捆扎起来的房屋状的结构.在内部陈设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和“家具”,这些物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为模型的,如衣物橱具、柜子、电视机?、手表等。“库房”扎好之后。四周再用不同颜色的纸裱糊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