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告人省思
这是一篇我应“广告人俱乐部”李光辉会长之邀,在第200次聚会中的“午餐漫谈”。题目是我和这位多年的老友在匆匆的电话交谈中所订(虽然他在会中仅将我定位为早期在台广的老同事)。 题目一定,我就后悔了,因为给自己出了道难题。在午餐之后谈论专业是件不太有趣的事,眼看自己即将受困于自作孽中。 为了第一次的草稿,请多年的奥美伙伴叶明桂先生过目,当下‘阿桂’就语重心长、表情凝肃地说:这不像漫谈了,题材有些跳来跳去毫不相关。当然破坏了也要建设,他也尽责地就我原本的素材提出如何重组的建议。细想之后,修补不如重建。我决定采取说故事的方式,将一路走来的心境对听众表白。所以连夜翻案才完成定稿。 但回顾来时路,记忆就一发不可收拾。原稿相当长,演讲时则因时间有限,必须大幅缩水。籍此,我想谢谢叶明桂先生的直言不讳,尤其面以“上司”的压力仍然没有狗腿,才让我籍机整理了多年来藏在心里的点点滴滴。我想,所谓的专业,就是阿桂这种基本精神吧。 [省思] 首先谢谢主席给我这个机会来到第两百次的聚会,和大家分享一点点的心得,也是我个人对这一路走过来的专业省思,就请您静下心来听我说些故事。 200次,如果每个月一次,也要举办16年8个月,这个聚会实在相当持之以恒。虽然比起我在广告界少了6年,但也是一大段时光了,我其实是一个不喜欢沈溺在回忆中的人,既然走过了就不轻易回头;无论工作或感情,都是如此相待。但为了对老友的一口承诺,只好硬着头皮回首灯火阑珊处。 前几个星期,我因身为今年4A理事长,受邀参加文化大学广告系的应届毕业展,在现场看到了刘建顺系主任带领同学,非常有心地整理了台湾广告界早年的发展史。有陈福旺先生(台湾)、温春雄先生(东方)、许炳棠先生(国华)等前辈的资料。我也很意外地看到一张20多年前在台广参加阿里山旅行的照片——嘿嘿,发现自己没有变太多,原先就是长得比较老。陈福旺先生当天其实去了现场,但他却早去早走,刻意地避开许多广告界的老同事或旧部属,我自然非常非常的遗憾,因为到现在为止,他是我在台湾广告界最尊敬的一个人。 [启蒙] 我今天就是想将自己一路走过来经历的不同阶段, 碰到的不同主管与伙伴,一一道来。每一阶段都有它的意义,每一阶段我都累积了自己的观察与心得——现在就请大家当我的朋友般,陪我走一趟时光隧道…… 1、进入广告公司之前一一段青涩苦闷,不得其门而入的日子。 每个人生命中总有一段这样的日子,我的好像特别长。虽然早在大学时代,就为自己的“事业方向”(我很小就立志事业而非工作),定义在大众传播,但出了社会之后仍然碰了一鼻子灰。先是做贸易,一年换了四个工作,尾牙还回家和妈妈吃饭,因为实在没兴趣。然后就东碰西撞,先是找报社想当记者,然而不是科班出身根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接着就是找广告代理商,一连串的Reject也没有浇熄我想做广告的企图心。 厚着脸皮,我用旁门左道的方式进入台广——当国外部的英文助理,连这个工作也是用缠功得来的。面试时,主管认为我over -qualified,怕做不久。我一口答应他至少做两年,但两年后如果没有机会当AE,我就自己请辞。那时候的我终于知道“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比高薪重要,因为我花了一年时间缴足学费才知此理。 2、台广启蒙——一个人人乐在其中的地方 依稀记得那一幕——现任台广胡董事长胡荣沣,当时的李俊雄协理、谢天福经理......还有一小撮人,口沫横飞地在会议室里动脑。谈论即将上市的“洋洋洗发精”。 胡仔头(台语发音)总是穿着袜子,套着一双在办公室走动专用的拖鞋,雄纠纠气昂昂,很威武地走来走去; 但是他非常的幽默(绝非说黄色笑话的那一类),时而会逗逗当时年纪小的我们开心。偶而,面貌严肃但关心员工的陈福旺先生(其实当时我搞不清楚他的头衔),会来看看他们,丢几个点子。 [开始] 那时候,我的位置就在那小会议室附近,他们开会几乎不关门(可能是会议室实在小),我就常常引颈盼望,而我又那么想做广告,日久,就厚颜地自告奋勇挤进去听讲,也参加动脑。印象中,他们倒不排斥新人,而我也以初生之犊不怕虎的“气势”大想Slogan,大放厥词,现在想想当年真是好大的胆子!还好能碰到善意的老板们,不然可能早已“身首异地”了!然而究竟只是一枚“小朋友”,捡到的场边工作是个极“卑微”的工作;忘了是什么,只记得和当时的Talent周明惠小姐还打过交道。然而幼小的心灵在那段时候可是自给自足、灌满成就感,认为自己做的事没有人可取代。 就这样“不安份”地当了一年的助理,这期间陈先生破天荒地请了可能是台湾广告界第一位Expatriate——Mr.Rumrill先生自美国来台,当时他已退休但仍乐于出外助人,我又被交予当他助理的责任,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