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瘤菌→豆科植物
生 物 固 氮 大气中的N2 NH3 NO3- NH3 氮素化肥 NO3- 植物 动物 尿素及动植物遗体 反 硝 化 细 菌 生 物 固 氮 反硝化 细菌 硝化 细菌 雷电 工 业 固 氮 土壤中的微生物 (六)生物固氮的意义 1)生物固氮 2)工业固氮(生产氮素化肥) 3)高能固氮(闪电) 大气中的氮气可通过几条途径被“固定”? (占90%) 可见, 生物固氮在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关于根瘤和根瘤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瘤可以单独着生,也可以聚集在一起生在根上 B一般豆科植物的主根和侧根上都可以着生根瘤 C根瘤是由根瘤菌进入根细胞内部,刺激根组织膨大而成的 D根瘤破溃后,根瘤菌全部死亡并进入土壤 【答案】D 这是一道考查根瘤和根瘤菌关系的题目。因我们知道,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被土壤中一些相适应的根瘤菌侵入后,通过大量繁殖,并刺激根部细胞不断分裂,进而使该处组织逐渐膨大后形成的。 根瘤可以单独着生,也可以在任意根上聚集形成,但主根上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强。当植物衰老死亡后,根瘤也要破溃,其内的根瘤菌便进入土壤,进入土壤的根瘤菌不一定死亡。 解 析 1)能够侵入植物体内发挥固氮作用的微生物是 ( ) A、酵母菌 B、真菌 C、细菌 D、霉菌 C 2)根瘤菌在根内不断繁殖,并且刺激根内的一些细胞分裂,进而使该处的组织逐渐膨大,形成根瘤,其刺激的细胞是 ( ) A、厚壁细胞 B、薄壁细胞 C、表皮细胞 D、根冠细胞 B 3硝化细菌在自然界的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将游离氮转化成硝态氮(NO3–) B把有机氮转化成氨(NH3) C把硝态氮转化成游离态氮(N2) D把氨转化成硝态氮(NO3–) D 4)关于固氮生物的正确说法是 ( ) A、固氮生物都是异养的 B、固氮生物都是共生的 C、固氮生物都是细菌或放线菌 D、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占生物固氮的绝大部分 D 5)关于生物固氮的正确叙述是 ( ) A、生物遗体中的含氮化合物首先被转化成硝酸盐 B、硝化细菌可以使氮元素回归大气 C、圆褐固氮菌固定的氮可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D、硝化细菌可以把植物不能吸收的氨转化为能吸收的硝酸盐 D 6生物固氮是指( ) A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 B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氮转化成氨的过程 C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氨氧化成氮的过程 D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氨氧化成氮的过程 A * 在化学中我们学过氮的固定,大家还记得吗? 氮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与作用 1)、氮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小 2)、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其含量的16~18%,而细胞质、细胞核和酶都含有蛋白质,所以氮也是细胞质、细胞核和酶的组成成分。 3)、核酸、辅酶、磷脂、叶绿素等化合物中都含有氮。 所以氮为基本生命元素,必须不断补充氮素 还有一种化合物中含有N,记得吗? 氮素吸收的形式: 植物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以吸收利用有机态氮,如尿素等。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 一、生物固氮概念 ◆ 共生固氮微生物 ◆ 自生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豌豆根瘤 1、共生固氮微生物 与植物共生时才能固氮 大豆根瘤 与豆科共生 与非豆科共生 苜蓿根瘤 实例:根瘤菌 形态:棒槌形、“T”形或“Y”形 根瘤菌 根瘤菌固定的氮素占自然界生物固氮总量的绝大部分 结构:原核单细胞 原核生物—无核仁、核膜、染色体等结构,有DNA和核糖体 根瘤菌结构特点: 侵入——繁殖——根薄壁细胞分裂——组织膨大——形成根瘤 互利共生关系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什么? 提供可直接利用的氮素 提供有机养料和生活环境 二者的互利共生关系具体表现在? 根瘤菌→豆科植物: 豆科植物→根瘤菌: 异养需氧型的细菌(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膜) 根瘤菌的新陈代谢类型: 1)根瘤菌只有侵入豆科植物根内才能固氮。 2)不同的根瘤菌各自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特异性) 根瘤菌的固氮特点: 生理:①需氧异养 ②互利共生(具种属特异性) ③侵入——繁殖——根薄壁细胞分 裂——组织膨大——形成根瘤 形态:杆菌或短杆菌、荚膜 作用: ①固氮; ②分泌生长素, 促进植株生长和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