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炳幼失怙恃,鞠于从兄。岁饥,往平州就食,遇盗,欲杀之,兄解衣就缚。甫弱冠,,遂蒙眷遇。世祖次桓、抚间,以炳为抚州长,城邑规制,为之一新。括兵敛财,燕蓟骚动。王师北还,炳远迓中途,具以事闻,国兵围城,炳将千人独当北面,有所俘获,即纵遣去,曰:“胁从之徒,不足治也。”,诏治宫室。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即建白,绳以法。王命之曰:“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 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 “十年之逋,责偿一日,其孰能堪!与其裒敛病民,孰若惠泽加于民乎!”王善其言,遽命免征。被旨入见便殿,帝劳之.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弄威柄,恣为不法。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收炳妻孥囚之。炳子仁荣诉于上,即诏近侍二人驰驿而西,脱炳,且械琮党偕来。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 答: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说‘‘木叶’’ 林庚 学习目标: 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阅读1~3段,用红笔标记诗词 思考: 作者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什么现象?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第一段: 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帝子降兮北渚,木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歌词描述了湘君、湘夫人的悲欢离合,他们虽然生死契阔,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却彼此爱恋不忘。 第二段: 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第三段: 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健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阅读4~6段,思考: 本部分说明了“木”的哪两个艺术特征?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1、含有落叶的因素。(4) 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5) 2、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6)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叶”没有落叶的形象,多用于春夏季节。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会有这个特征。 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背后,还躲着暗示性。“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木”——叶落的形象(秋风) “树”——树叶多,感情饱满(水) 2、“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何不同? “树叶”——繁密湿润(水) “木叶”——微黄干躁(秋风)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正因如此,《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 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 饱含水分的繁密叶子 干躁之感 落叶 落木 更显空阔,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 木 特征 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微黄干燥 单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政排水管道气囊封堵施工规程》.pdf
- TOPRAAD920印刷模切开槽机.pdf VIP
- 单相整流电路建模与仿真.doc VIP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工程概算预算审核方案(3篇).docx VIP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pdf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docx VIP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监理概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