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出任要事: 29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归。 36岁:任桓玄(军阀)幕僚。 37岁:因母丧还家。居丧3年。 40岁:出任刘裕参军。 41岁:出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解印 辞归,作《归去来兮辞》,终生不 再出仕。 辞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1.课文朗读 2.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段落大意。 1.思考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不愿折节为吏,那冻饿难以忍受,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 (3)余家贫,…… (4)“程氏妹丧于武昌”——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2.我们已经通读全文,同学们也已经大致把握了全文的内容。那么请你疏理一下全辞的叙事脉络。 叙事脉络 第一段:辞官——归途(思想斗争)。 第二段: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家庭生活)。 第三段:纵情山水(社会生活)。 第四段:安度余生(反思与感悟)。 3.陶渊明想象自己从辞官回家一直 到如何悠游生活,大家觉得他的情 感是否也有一个随之变化的过程呢? 那这个情感线索又是怎样的? 行文线索 一、叙事线索 情感线索 明确: 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 庆幸之意。 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 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谧而愉悦的。 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旷达、 悠然。 归纳:自责---自悔---自觉----自醒 研读第1段 1、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大济苍 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 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在 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 做官的原因。那么,辞中第一段哪些句子又明确 表达了这样的心愿? 讨论三个问题: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 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 研读第3段 研读第4段 象 征 象征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表示某 种抽象的情思和理念。 当外物的品格与诗人的情志相一 致时,诗人往往借物言志,托物 抒情。 全文主旨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自责之辞 安慰之辞 辞官归田 田园生活 乐天安命 居家 出游 归途(归心似箭) 抵家(欣喜若狂) 室内 园中 心志 交往 出游 所见 归去来兮辞 所感 (第1节) (第2,3节) (第4节) 二、感情线索 归途 抵家 室内 园中 自责自慰 怡然自乐 闲适怡得 潇洒旷达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本段中, 写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的隐士情怀之表露。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 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渊明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3段结尾处两句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探究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