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族金属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催化学报.PDFVIP

铜族金属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催化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族金属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催化学报

2012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Vol. 33 No. 9 文章编号: 0253-9837(2012)09-1578-08 DOI : 10.3724/SP.J.1088.2012.20416 研究论文: 1578–1585 铜族金属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 1 2 1 1 1,2,* 尹 伟 , 林华香 , 章永凡 , 黄 昕, 陈文凯 1福州大学化学系, 福建福州 350116 2 福州大学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 基于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 研究了铜族金属单原子和双原子簇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结合情况. 结 果表明, 氮掺杂后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特性由半金属性变为金属性; 铜族金属在完整及石墨型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较弱, 结合 能约为 0.5 eV, 而在吡啶型氮掺杂和吡咯型氮掺杂石墨烯上有较强的化学吸附, 结合能一般大于 1 eV; 吡咯型氮掺杂后的构型 不稳定, 金属原子及簇与包含该结构的石墨烯衬底作用时会使其向吡啶型氮掺杂转变, 并最终得到基于吡啶型氮掺杂的稳定吸 附构型. Mulliken 电荷布居分析显示, 吸附在吡啶型氮掺杂石墨烯上的金属单原子与金属双原子簇带电性质相反. 态密度及轨 道分析表明, Cu 与吡啶型氮掺杂石墨烯空位处留有悬挂键的三个原子成键, 而 Au 与其中两个 C 原子成键.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铜族金属; 氮掺杂; 石墨烯; 吸附 中图分类号: O643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2-04-16. 接受日期: 2012-06-19. *通讯联系人. 电话: (0591 电子信箱: qc2008@ 基金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2J0104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 金 (FSKLCC1110).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IB Metals Binding to Perfect and N-Doped Graphene 1 2 1 1 1,2,∗ YIN Wei , LIN Huaxiang , ZHANG Yongfan , HUANG Xin , CHEN Wenkai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zhou Univers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