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 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 方鸿渐在苏文纨面前显得沉默、听话,唐晓芙在的时候他则显得非常幽默风趣。 * * * 武功非常厉害,充满力量,同时又很狡猾,很凶残。 * 他曾经想帮助那个被坏孩子欺负的女孩,但却被他们痛打一顿并尿了一身,他觉得自己很无力,因此产生了性自卑。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孩。他试图学坏让自己得到力量。他想让自己变得冷酷无情,长大后甚至去抢劫哑女。 * 但哑女深情的注视却唤起了内心沉睡的阿尼玛。唤醒了内心善的一面。 * 棒棒糖勾起了他过去的记忆。也激起了他沉睡的正面力量。 * 如来:觉悟、大爱、接纳 * 如何降伏:接纳阴影。 * * * * 直觉型的人的许多结论在感觉型的人眼里,也许是飘忽的,不实在的 * 仅看这个维度的名称,也许你会觉得,思维型的人是理性的,而情感性的人是非理性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两类人都有理性思考的成分,但作决定或下结论的主要依据不一样。 思维型:一本正经 情感型:有人情味 * * * * * (二)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三个例子: 一名女性,初看起来友善、热情,总是为别人做事,对人赞不绝口。但很快人们发现她总是要求别人,不善独处,不接受男友独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与人的关系不能长久,但一遇到下一个男人,就会 “堕入爱河”。 一个男性,他的大学同学都不喜欢他,他说话就挖苦人,有时语言尖刻,对人持轻蔑态度,从未听过他说别人的好话。 一名妇女,在一家小公司绘制图表,很少与同事来往,大家有活动时也不再叫她,她没有朋友,每天都是独自度过。 神经症的主要特点是在人际交往中陷入了自我击败的风格 神经症的成因 神经症患者,内心是胆怯、可怜之人(焦虑),他们破坏性的人际交往风格,正是他们避免焦虑感的一种防御机制。 成因:儿童期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制造焦虑的家庭环境。 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 不安全感和不适应感(焦虑) 应对策略(神经症需要) 依赖这些策略 社会交往是焦虑的来源,因此为消除焦虑而形成了神经症的交往风格。 基本敌意——基本焦虑 “因为我需要你们,所以不得不压抑我对你们的敌意” 三种交往风格的神经症患者 (一)趋向他人(moving toward people) 靠强调自己的无助感来应对焦虑,对被爱和被接受产生强烈需要。 不加选择地依附于身边的某个人,不会爱,只会依附;不会付出,只会索取;不会分享感情,只会要求感情。 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people) 应对焦虑的方式是战斗。攻击和敌意行为 控制别人,利用别人,给自己带来好处,好斗但输不起,努力工作但不真爱工作,压抑感情,不愿为感情“浪费时间”。 逃避他人(moving away people) 避免焦虑的方式就是简单地避免参与。 不喜欢人际交往多的职业,普遍回避喜欢、爱、同情和友谊。对情感体验麻木不仁。 (三)关于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自我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自我意象(self-image) 三种基本形态: 真实自我(可能的自我):个体的潜能 理想自我(不可能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形象 现实自我: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神经症形成: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产生冲突。“应该专制”(tyranny of should) 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同时也跟别人过不去 二、弗罗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论 弗罗姆简介 Erich Fromm 1900.03.23-1980.03.18],德国精神病学家 独子,父亲喜怒无常,母亲有间歇性抑郁症 困惑:(1)为什么女画家随父自杀? (2)为什么会有战争和破坏? “战争结束时,我是一个内心混乱重重的年轻人,经常思考战争怎样成为可能的这样的问题,希望理解人类群体行为的不合理性,渴望和平和国际间的了解。” 两种理论的解答:弗罗伊德和马克思 1922 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3 年他开始学习精神分析 ,1925-1930 年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接受正规训练, 1931年毕业 1926 年结婚,4年后离婚 1934 年因政治环境恶劣他离开了德国,先后在多个国家讲学、研究。1980年因心脏病逝世。 (一)逃避自由 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们不再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从而获得了自由感。 极端的自由意味着着大量个人责任,人变得隔离、孤独 克服孤独的两条途径: 逃避自由:渴求逃避日益增多的自由而回到一种较为安全和依从的状态之中。 崇尚“积极自由”:充分地个性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充分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喜欢自己,并按照自己的真实本性行事。 逃避自由的三种手段: 权威主义:寻求顺从和寻求统治。双重权威主义 破坏:对生活中令人恐惧的情境,试图通过破坏它来战胜它。无意识支配,常用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