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横向进给滚珠丝杠的设计及安装大学论文.docVIP

ca6140横向进给滚珠丝杠的设计及安装大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a6140横向进给滚珠丝杠的设计及安装大学论文

摘要 I ABSTRACT I 1.前言 1 1.1 数控改造的现状 1 1.1.1国外的发展 1 1.1.2国内的发展 1 1.2数控改造的优缺点 2 1.3 数控改造的意义 2 1.4机床数控改造后的市场 3 2.数控改造的总体设计 4 2.1对机床的改造部位 4 2.2进给系统的改造 4 2.3步进电机的选取 5 2.5减速驱动机构 5 2.6数控系统选型 6 2.7机械传动方式 6 2.8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7 3.机床结构的组成 8 3.1滑动导轨副 8 3.2齿轮副 8 3.3滑动丝杠与滚珠丝杠 9 3.4安全防护 9 4课题任务 9 4.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0 4.1.1 课题背景 10 4.1.2 课题意义 12 5滚珠丝杠的总体设计 12 5.1 滚珠丝杠副的工作原理及其传动特点 12 5.2滚珠丝杠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13 5.3滚珠循环方式的选择 14 5.4滚珠丝杠支承形式的选择 15 5.5滚珠丝杠副预紧方式的选择 16 5.1.1滚珠螺母预紧的类型及其选择 16 5.1.2双螺母预紧的工作原理方式 17 5.1.3计算切削力 19 5.1.4滚珠丝杠幅的选择 19 5.1.5滚珠丝杠副选择计算 19 5.1.6滚珠丝杠副的校核 21 6横向进给系统的改造 26 7其它机械部分的具体设计 30 7.1对各部分的改造要求 30 7.1.1床身 30 7.1.2主轴变速箱 30 7.1.3挂轮箱 30 7.1.4刀架 30 7.1.5拖板 30 7.1.6减速齿轮箱 30 7.1.7伺服进给机构的设计 31 7.2步近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 32 7.3异步电动机或直流电机拖动,光栅测量反馈的闭环数控系统 32 7.4交/直流伺服电机拖动,编码器反馈的半闭环数控系统 32 7.5数控系统的选择 32 7.5.1802C数控系统组成 32 7.5.2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33 7.6 电动刀架的设计 34 7.6.1电动刀架的机械结构 34 7.6.2免抬式电动刀架 34 7.6.3电动刀架的控制电路 36 8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谢 39 摘要 企业要在当前市场需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迅速地更新和开发出新产品,以最低价格、最好的质量、最短的时间去满足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普通机床已不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数控机床则综合了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先进技术,最适宜加工小批量、高精度、形状复杂、生产周期要求短的零件。当变更加工对象时只需要换零件加工程序,无需对机床作任何调整,因此能很好地满足产品频繁变化的加工要求。 本次设计主要是把原机床的滑动丝杠改为滚动丝杠,用步进电机来驱动通过选用最佳减速比来降低惯性,提高传动灵敏性和降低功率,采用预紧的方法来提高传动刚度。 关键字 :数控车床;滚珠丝杠;步进电机 ABSTRACT It is changeable in present market demand for enterprise not to take, with keen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survive and is it is it upgrade and develop new product rapidly to need to develop, meet the constant change of market demand at lowest price , the best quality , the shortest time. Ordinary lathe adapt to many variety, little to is it requir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 microelectric technique , automatic detection technique ,etc. advanced technology to produce in batches yet, is it process short run , high accuracy , form complicatedness , production cycle require the short part to suitable for most. Is it change as change part process procedure , is it act as any adjustment to the lathe to need to need only at the target of proc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