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5-态度.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者行为学5-态度

Chap5 消费者的态度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定义、功能与模式 一、态度(Attitude)的定义与特性 1. 定义:态度是指对一个特定对象(例如品牌),所学习到的持续性的反应倾向,这一倾向代表着个人的偏好和厌恶、对与错等的个人标准。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2. 态度的特性 态度是有其所针对的对象的 态度是经由学习获得的 态度与行为具有一致性 信念、态度与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 态度是发生在情境中的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3. 信念、态度与行为联结偏离的可能原因 涉入不够 购买可行性不够 情境因素 测度上的问题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三、态度的结构模型 三成分态度模型 多属性态度模型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一)三成分态度模型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认知成分:从态度对象和与各种资源相关的信息的直接经验组合中获得的知识与知觉。表现为对态度对象的信念。 情感成分:一个消费者对某一特定产品或品牌的感情或感受组成了态度的情感成分。表现为对态度对象的感觉。 行为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采取特定的行为或举动的特殊方式的可能性或倾向性。表现为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意向。 Chap 5消费者的态度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二)多属性态度模型(Multiattribute Model) 基本要素: 属性(Attributes):态度对象的特性 信念(Beliefs):对特定态度对象的认知 重要性权重(Importance Weights):反应了某一属性对消费者而言的相对优先权,权重的大小因人而异。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1. 费雪宾(Fishbein)模型的基本公式: 费雪宾模型的策略性应用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2.合理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模型 引入“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BI)”“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N)”两个概念。 用BI代替B,则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既取决于消费者对行为B的态度,又取决于主观规范对形成行为的影响。 用代数公式简要表示如下: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3. 尝试理论(The Theory of Trying) 将“行为”这一因变量由“尝试”来替代,在行为和尝试之间加入许多干扰变量,包括: 过去尝试的次数 近期的尝试 信念 对于结果的评估 对过程的态度 对达成目标的成败预期 对尝试的社会规范的主观看法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一、态度的形成 所谓态度的形成是指从对某一给定的对象没有态度到对它有一些态度的转变。态度的形成是一种学习的结果,因此其形成方式同学习理论中的三大类。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根据涉入水平的递进,态度形成的三阶段 顺从(Compliance):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得和别人一致,对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多少情感成分。这时个体对行为的态度主要受到奖惩原则的支配,一旦外部强化或刺激因素消失,行为也可能终止,因此,这种态度是表面的、暂时的、易变的。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认同(Identification):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行为。这种态度带有较多情绪和情感成分,虽然不一定有深刻的认识作为基础,但此时的态度已经比顺从阶段更为深刻,也更加积极主动。 内化:个体把情感认同的东西与自己持有的信念、价值观等联系起来,这时的态度就已内在化成为人们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从而较为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Chap 5 消费者的态度 案例: 经由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获得的态度:刺激泛化品牌延伸:玉兰油从护肤品品牌拓展为身体护理用品(态度形成在先)。 经由工具性条件反射学习获得的态度:态度在购买和消费行为之后出现。偶然的使用玉兰油防晒产品的经验获得正面态度 经由认知学习获得的态度:玉兰油的美白产品富含熊果苷、VC,美白效果不错 Chap 5消费者的态度 二、态度变迁的有关理论 (一)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 人们会根据对自己行为的观察来判断自己对某一对象所持的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与低涉入层级有关,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在最初实施某种行为时并不持有强烈的内在态度。之后,态度的认知和情感成分才统一起来。通常,习惯性的购买行为会在事后产生积极的态度,即如果我不喜欢,我干吗买它? Chap 5消费者的态度 (二)社会判断理论(Social Judgment Theory) 又称同化对比理论(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theory) ,基本观点:人们会将新收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