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本思想在封建刑法制度中体现
民本思想在封建刑法制度中体现 摘 要 老、幼犯罪宽宥制度是我国古代一以贯之的法律传统,其萌芽于西周、初步形成于春秋战国、理论化于汉朝、法典化于唐朝、完善于明清,是民本思想在封建刑法制度中的集中体现。本文沿着历史的脉络,考察各个朝代对老、幼犯罪宽宥制度的规定,分析其不足与局限,为现行刑法所借鉴,完善我国法律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宽宥制度 刑事责任
作者简介:杨馥溢,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151
一、民本思想之概说
(一)民本思想之界定
所谓民本思想,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民众利益的学说。民本,就是“以民为本”。“本”原义为根据,引申为事物在空间上的基础或时间上的开端,是其他事物存在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曾经这样论述民本思想,孔子说:“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荀子则提出了“君舟民水”的重要思想。现代学者对民本思想的内容更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金耀基将民本思想分为六个要义,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①冯天瑜认为:“民本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第二,民意即天意,民心即圣心;第三,自民众中选贤举能以用之;第四,安民、重民。”②民本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治民思想,包括以君为本的治民思想和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
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这里“人”的概念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指任何一个理念中的、有自然生命的、不区分社会等级的自然人。而古代“民本思想”中的“民”是在统治阶级统治下的“民”,是被统治、存在着严格社会等级的“民”。③这是古代“民本”与现代“以人为本”的实质区别
(二)民本思想之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家和朝代的兴衰与君民思想及君民关系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唐初魏征和唐太宗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为甚。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逐渐认识到了人民对国家存亡的重要性,使得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得以蓬勃发展,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夏商周时期
在夏商时期,统治者腐败,民不聊生,民与君的冲突呈现愈来愈激烈的趋势。在民生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时,民之反抗威胁到统治者的地位的稳固和政权的兴亡,在这种历史现状和历史背景下,部分开明的统治者和思想家被迫思考并重视“民”之问题及君与民之关系,民本思想由此在三代时期得以萌芽。西周时期,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之教训,进一步的认识到了民众对朝代兴亡、统治者地位、政权之稳固的重要性。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作为统治者第一次把天命观和“民”的地位联系起来,这是统治者首次借助“天”来阐述 “民”之重要性,将民之意愿视为天之意愿的来源,可谓民本思想之先河
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权更迭,让统治者和思想家清醒地认识到朝代兴亡、统治者地位、政权之稳固与民众相背有着直接因果关系。《荀子“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得到民众的支持,国家方能昌盛,视民众为蝼蚁,必然危及统治秩序。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
3.汉唐宋时期
汉唐宋时期,民本思想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汉初的统治者奉行“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的指导思想。旨在减轻徭役和赋税,减少刑法的适用,缓和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三十而税一”、“约法三章”,都体现出了汉朝统治者重民、爱民、恤民的民本理念。唐太宗李世民承袭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为了避免错杀误杀,慎重执行死刑,规定死囚在执行前需履行“三复奏”的复核程序,后又根据当时的地理和交通条件进一步改为京师“五复奏”。唐朝的民本思想还体现在对老幼妇残的恤刑规定、存留养亲、九卿议刑等多项制度上,是古代民本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两宋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思想,理学继承了儒家“爱民”的民本传统,但并不否认国家刑罚权对民众的威慑力量,主张通过教化、警示来避免民众犯罪,维护自身统治地位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加剧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思想家们不甘于做统治者的附庸,开始挑战皇权并独立的思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发展到了最高峰。思想家们从传统的对民的“重”、“爱”、“恤”转变为对君主专制制度、权力来源及合法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具有批判精神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开始质疑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的权利来自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w。梁启超在《新民说“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细化施工方案(经典).pdf VIP
- 无创呼吸机操作及参数设置.ppt VIP
- 坏死性筋膜炎【16页】.pptx VIP
- 湖南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备考试题及答案(含历年真题).doc VIP
- 2025安徽淮北市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安徽淮北市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毕业论文--基于PLC污水处理控制系统毕业设计.doc VIP
-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GB51038-2015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docx
- 高等数学(英文版)全套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