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芦湖煤矿事故
大芦湖煤矿一号井“12.7”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与分析 主讲:张 庆 今天讲课的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事故矿井概况及事故发生的经过 二、事故抢救的经过 三、事故处理的经验教训 四、今后在处理类似事故时的救援预案 一、事故矿井概况及事故发生的经过 1972年12月7日15时40分,大芦湖煤矿一号井- 152绞车房后煤柱残采工作面,因放炮打透老 塘造成瓦斯爆炸与煤尘燃烧事故,死亡4人,重伤12人,轻伤19人,停产4天。 (一)、 工作面概况 -152绞车房后煤柱南北上三面均为采空区,下部为-157M水平南大巷。8月份编制了安全措施,9月份开始采用穿硐放垛放炮落煤,自南向北自上而下进行残采。用1.5KW局扇进行压入式通风,11月下旬回采至措施规定的地点—溜煤眼下方。 当时接续仍很紧张,经研究继续向北回采,但没有编制安全措施。回采过程中发现局部煤厚高达10M,先后掘了4个垂直上山,其中两个行人通风,两个作为溜煤眼,并掘进了-147平巷和西门 (二)事故发生经过 11月29日前在西门破1.5M厚的夹矸见煤后掘垂直上山,又掘了-142平巷两头均透空区。11月29日早班确定打木垛加固巷道,继续掘上山探煤。夜班安排放炮落煤,形成采空区,给瓦斯积聚创造了条件。30日早班发现无煤可采,在空区下方采用木垛加固后在其北部掘上山探找煤层边界 12月4日发现加固巷道工作未做好,于是停 止上山掘进进行加固。 12月6日早班恢复上山掘进,检查瓦斯浓度达到8%,经排放后开始施工,放了两茬炮。12月7日中班,放炮员在-152下山上车场放完炮后,又到-142平巷上山放炮,第一次放了两炮。15时40分第二次放炮(装药量450克)时,打透体积约200M3的采空区,造成明火,引起瓦斯爆炸与煤尘燃烧,出现3处明火,致使35名采煤、运搬、巷修、通风工遇险。 (三)、救灾技术方案 1、迅速将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组织撤离到安全地点。 2、对灾区进行分区侦察,寻找抢救遇险人员,发现明火后要随时扑灭。 3、集中对爆炸区域进行搜救,寻找爆炸源,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二、事故抢救的经过 事故发生后,-157泵房水泵司机立即向矿调度室作了汇报。15时50分,临沂矿务局救护队接矿务局调度室电话通知后,值班的第一小队奉命出动,15分钟赶到事故现场,发现-157M水平北大巷浓烟顺风流进入回风巷道和上部采区。经了解情况后,首先将受威胁的人员撤到了安全地点。指挥员随后带领一小队冒着浓烟对灾区下部进行了侦察,发现-157绞车房门口着火,当即抢出绞车房内一炸药箱,并组织力量采用直接灭火的办法扑灭了两处明火,很快恢复了-157水平大巷的正常通风。 这时第二小队赶到了现场,根据指挥人员的布置,分兵两路到上部侦察抢救遇难伤员。一小队从-157M水平大巷爬小暗井(垂直上山)向上部灾区侦察时,发现在暗井附近有7名烧伤中毒人员。当即采用现场工人拉料用的绳子系住伤员腰部一个个送入小井以下后,直接运往-157M水平大巷基地,由参加救护的人员送往井上进行抢救。第二小队从斜巷上山向上部侦察时,发现烟雾很大,冒着浓烟找到一处明火,当即扑灭。将抢救出的两名遇难者送到基地,返回时在-147M平巷与一小队会合。指挥员根据现有人员情况,决定集中力量侦察爆炸区。 当进行到-147米平巷三岔口处,发现一死者(放炮员)扒在地上,距其3米处是放炮器和母线,顺母线上行10米进入采空区顶部,发现其与约有200M3的老空透开,退回时将死者送往基地。这时枣庄、新汶矿务局救护队赶到现场,协助恢复了上部通风,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分析。至17时30分将35名遇难受伤的人员全部抢救上井,共1小时40分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 三、事故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 (一)矿领导重生产轻安全,没有认真接受以往事故教训,想以完成任务掩盖矛盾;无措施施工,工人盲目作业。 (二)现场管理混乱。残采工作面回采布局不合理,通风管理混乱,胡扒滥采造成的盲巷、空洞、采空区积聚大量的瓦斯,回采放炮时没有打超前探空眼,以致爆破时打透采空区引起瓦斯爆炸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