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2:认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或者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的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问题行为 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 他将对教师和其他权威人士长期的对抗、极端的害羞、过度的白日梦、旷课、长期的不愉快等症状都看作是问题行为的多种表现。 按人格划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 人格型:产生这种行为的学生带有神经质的特征,表现为退缩行为。忧心忡忡、缺乏信心、兴趣、心神不安、做白日梦。 行为型: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对抗性的特征,如怪叫、动手动脚、起哄。 情绪型:是由于学生过度紧张焦虑、情绪多变而导致社会障碍的问题行为,如冷淡漠视,过分依赖他人,胆小怕事,慌乱,心事重重。 有重合的地方 按问题起源划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行为 心理问题行为:退缩、神经过敏等 按行为类型划分 外向型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 外向型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内向型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内向型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 从社会学的角度,按照程度的差异: 不适当行为:与课堂中“应该如此”的理念不一致,不影响其他人,比如心不在焉,小动作、聊天 处理方式:忽视或暗示,否则浪费时间、破坏气氛 异常行为:自身特定的心理因素及其变化引起的,主要是由于自己心理的不正常而危害他人,纠纷,干扰 反教育行为:直接违反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或直接破坏教学秩序,不遵守作息制度,随意离开课堂,不服从教师,坐立不安,吵嚷,恶作剧 暴力行为:这是直接危害他人的行为,如打架,大欺小等。 不仅后进生、差生有问题行为,优秀生也有。 美国近年来有人对中小学学生课堂行为的调查显示,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占总人数的53%。 我国的研究发现,有问题行为的高中学生约占半数,而初中学生则占70%。 55%的课堂问题行为属于上课时讲话、喧哗等,有28%属于上课迟到和不做功课,上课任意走动等,另有17%属于看无关书籍等不专心上课, 真正程度严重的问题行为只占极少数。 我国对中小学课堂违纪行为的调查资料也显示,轻度的占84%,比较严重的占14%,非常严重的仅占2%。 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短,易变性强。 在上面的7个选项中,师生选择的比例较大,该种行为有普遍性; 课堂行为以轻度行为为主,而且,课堂行为有普遍性。 有研究表明,有严重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大多数都能成长为适应良好的成年人,其中五分之一的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因此,教师不应对这些学生作出草率的结论和悲观的预言,更不能因为其青少年的行为预言成年期。 初二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很快出现成人的体貌特征,生理上的变化过于突然,在感觉惶惑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经常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因此,此时容易导致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个性发展不平衡,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心理,情绪不稳,消极,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多发阶段。 初三,因为有升学的压力,自觉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课堂控制行为有所减少,进入高中阶段后,其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这对于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均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一学生的课堂问题,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减少,但是进入高二,又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内心冲突与压力,对现实中的弊端极端敏锐和反感,有时甚至产生强烈的绝望、愤怒的情绪,影响其对人生、社会以及周围人的看法,所以,高二是相对与高一、三来说,问题多发。 学生人格特征带来的差异 内向与外向 外向型的性格乐于与人交往,自我表现,愿意体验新鲜刺激; 而内向型性格倾向于内在状态,喜欢宁静,在他们看来强烈的外界刺激令人疲惫,给人太多压力。 都容易出现问题。 神经过敏型与稳定型 趋于稳定的孩子采取积极协调的生活态度,不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而神经过敏型的孩子难以与教师、同学建立有意义的社交关系,他们往往忧心忡忡、胆战心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案例教程--电子教案.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园地一.pdf VIP
- 《闪亮的坐标—劳模王进喜》课件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_47498966.pptx VIP
- 上海正夕CL2800余氯分析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牛油果种植管理技术.pdf VIP
- AI驱动光接入网技术白皮书(2025版).docx
- JT∕T 200-2020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可复制版).pdf
- 完整版铁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2.docx
- 飞行_载重平衡管理手册.pdf
- 第4章 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