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明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生物力学实验的研究.pdf

新开明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生物力学实验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实验 研究 硕士研究生:郑伟 指导教师:黄文华教授 摘要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事业与建筑业的日益发展,高能量损伤导致全身骨折呈 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保护,故骨折极易造成严重软组 织损伤。采用保守治疗,疗程长,要长期卧床,护理不便,且并发症多。因此, 目前对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采用内固定器械治疗感染风险高, 且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临床上处理非常棘手。采用外固定器械复位及固 定就可降低感染的风险,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并取得良好的治 疗效果。目前各型的外固定器在临床均有应用,但由于有些外固定器价格昂贵, 操作复杂,且体积庞大,限制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用。而单边式外固定器械 构型简单,操作简便,穿针。少,灵活性好,空间范围小,在四肢长骨骨干开放 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效果良好。 目的 从机械学和生物力学角度出发,在吸纳国内外先进单边式外固定器优点的 基础上,结合机械制造的工艺,设计一种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并对新型 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完善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的 生物力学指标,以评价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为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中文摘要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标本6根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剔除软组织和骨膜(畸形和骨折等异常),用 牙托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自凝型,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浇铸6具胫骨两端呈 方块形,方块平行且与胫骨纵轴垂直,便于实验加载。 1.2 实验器材 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DeBastiani式多功能外固定器, BOSE 35 10.AT生物力学实验机,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激光三维扫描仪,摆锯, 骨钉套锥,扭矩扳手,器械扳手,直径为4.5mm的钻头,直尺。 2方法 端间距为g,骨-夕}、固定器杆间距为b—r);骨断端间距为10mm,根据不同的骨- 对照组:采用De Bastiani式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A--D组标本。实验组:采用 新型双向锁定骨外固定器固定A~D组标本。 2.2 351 实验方法采用BOSE0.AT生物力学实验机(美国产)对每具标本进行 轴向压缩实验和内外弯曲实验;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进行扭转实验,同时 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采集骨断端的三维运动信息。每个状态测试完成后用10Nm 扭矩扳手检查全部锁紧螺丝。 ①轴向压缩实验对A,-一D组标本以0.06mm/s的速度轴向加载至骨断端位 移为3.5mm;根据BOSE3510.AT材料实验机测得载荷、位移的数据,采用曲线 拟合的方法计算胫骨-夕h固定器系统的轴向压缩刚度。 ②内外弯曲实验标本两端的支撑点间距(b)为225mm,中间两施压点间距 BOSE 3510.AT材料实验机测得载荷、位移的数据,应用弯矩公式: M=下b-a×P,将载荷(P)转换为力矩负荷(M),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计算胫骨-夕l、固 Il 硕士学位论文 定器系统的内外弯曲刚度。 ③扭转实验扭矩为6Nm时,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仪采集骨断端的三维运动 信息,计算骨断端扭转的角度,再计算胫骨-夕p固定器系统的扭转刚度。 2.3统计方法 轴向压缩实验、内外弯曲实验和扭转实验的数据均以i士s表示,此定量资 料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采用配对样本 .. f检验。按a=0.05检验水准,P0.05时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轴向压缩实验 外固定器杆间距(b.r)为55mm时,外固定系统的轴向压缩刚度为 外固定器杆间距(b-r)为55mm时,骨.外固定系统的轴向压缩刚度为 65.6054-8.828N/ram。配对样本f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 2内外弯曲实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