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档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第14版:新潮 以我之见,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 1,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 2,灵感非常难得; 3,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不是这样的。 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体积的方法,大喊数声“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凡是只能用神秘灵感来解释的重大发现就叫“尤里卡时刻”了。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魏格纳看世界地图偶然注意到南北美洲和欧亚大陆海岸线相似,提出板块漂移学说;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这是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与他同时期,至少哈雷和胡克都提出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门捷列夫深入调查过给元素分类的所有文献,一定知道纽兰兹的工作。 至于魏格纳看地图,他一开始没把这个想法当回事,后来有了更多证据,才慢慢提出一个在很多年后才能被证明的大陆漂移理论。 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slow hunch)。他说,伟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尤里卡时刻”一蹴而就,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尤里卡时刻”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这有点像渐悟和顿悟,没有渐悟就没有顿悟。 如果你对真正的科研工作感兴趣,我推荐一本讲科研方法的书,《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作者是生物学家克里格·娄,这本书充满了一线科学家的真知灼见:别指望灵感,指望汗水。 爱迪生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累积性的,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 娄说,依赖一两个关键的“创造性思维”会大大降低效率。正确的策略是多做试验。很多物理学家都这样工作。所有生物学家都这样工作。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企业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证明是有用的。只要你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你的日常生活,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所以对创新者来说,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安全,是什么都不做。 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以“离奇”为追求,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真正的创造力要求正确、有用。新颖有时要求发散性思维,而正确和有用则一定要求汇聚性思维。 真正的职业选手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可能一般人觉得像发明互联网这样的质变创新更了不起,事实是即便看似横空出世的质变创新,也是在现有的已被证明实用的好想法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生物进化学说有个新概念叫“邻近的可能”(adjacent possibility),经常用来比喻创新。真正有意义的新想法,必然与当前现实“邻近”,否则就不“可能”。爱因斯坦能提出相对论,是因为当时刚刚有人做了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刚刚有人准备好了洛伦兹变换这个数学工具。如果爱因斯坦不看最新物理论文,一个人坐在专利局里瞎琢磨,怎么可能搞出相对论来? 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是“生之有根,长之靠谱”。 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美国 万维钢 巅峰时刻 你大脑巅峰时刻应在何时? 人们总以为自己大脑登上巅峰,是在自己记忆力最强的时刻,比如十几二十岁时。我们那时上知古文下背单词,能在一周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学完一学期的课程,还能拿到及格…… 然而,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