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资源管理技术总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什么叫土壤侵蚀? 2、土壤培肥主要措施是什么? 3、什么是土壤污染,其防治方法有哪些? 4、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有哪些?分别应如何开发利用? 5、评定土壤肥沃的特征是什么? 6、土壤清洁生产的概念是什么? 7、土壤清洁生产的施肥要求与原则有哪些? 思考题 土壤肥料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第四章 土壤资源管理 第一节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 一、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个旅游者的亲眼所见 出发地:黑龙江北大荒(黑色土壤,大豆、玉米等) 途经地:胶东半岛(棕色土壤,烟台苹果、板栗) 豫西丘陵(褐色土壤,大枣、桃) 湖南低山(黄色土壤,橘子、水稻) 两广大地(红色土壤,荔枝、龙眼) 目的地:海南三亚(砖红色土壤,椰树、香蕉) 案例 黑龙江北大荒 (黑色土壤,大豆、高粱) 山东胶东半岛 (棕色土壤,烟台苹果、板栗) 河南豫西丘陵 (褐色土壤,大枣、桃) 湖南石门丘陵低山 (黄色土壤,柑橘、茶叶) 广东丘陵低山 (红色土壤,荔枝、龙眼) 海南丘陵低山 (砖红色土壤,椰树、香蕉) 土壤剖面 自然土壤剖面 耕作层 (表土层) 犁底层 心土层 底土层 耕作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层次划分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1)土纲(2)亚纲 (3)土类 (4)亚类 (5) 土属 (6)土种(7)亚种 高级分类单元 低级分类单元 基本单元 基本单元 二、河南主要土壤 潮土 褐土 砂姜黑土 棕壤 水稻土 黄棕壤 盐碱土 红粘土 褐土、潮土、棕壤、红粘土 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 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棕壤 黄棕壤、潮土、棕壤、水稻土 河南土壤分布 河南省土壤的水平分布特征是:南北土壤类型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线界有明显不同。在线南的山地上部,分布着地带性的黄棕壤;而在线北的广大地区,伏牛山和太行山的上部,分布着暖温带典型土壤——棕壤。而于低山、丘陵阶地和缓岗部位上则广泛分布着褐土。但是,秦淮线实际上是一宽窄不等条带,在这条线两侧的土壤类型也有相互渗透的现象。 ?河南省土壤的垂直地带性特征是:在南暖温带山地土壤的垂直带谱自下而上是褐土——淋溶褐土——棕壤——灰化棕壤——山地草甸土;而大别山、桐柏山和伏牛山南坡诸山地,位于北亚热带,其土壤的垂直带谱从下而上是黄褐土——黄棕壤——灰化棕壤——山地草甸土。但在两种地带内,也都有非地带性土壤的形成和分布。 ? 按水利区划的分区,其土壤分布情况是: ?在豫东北黄淮海平原,主要土壤有黄潮土、盐碱土、砂土。 ?在沙河以南的淮北平原,主要土壤砂姜黑土、黑老土、黄老土、黄壤土等。 ?在豫西北山地、丘陵、伊洛河平原区,主要土壤有砂土,沿河漫滩以上一、二级阶地上是油黄土,高阶地及黄土丘陵是立黄土、白面土,浅山丘陵是第四纪红色黏土,山区主要是棕壤与褐土。 ?在淮南山地、丘陵、波状平原区,主要土壤是黄棕壤与黄褐土,山间盆地与峡谷中是乌砂田与乌泥田,丘陵的中上部是黄刚土,中下部多为黄泥田,下部为白散泥田,河流沿岸多为砂土。 ?在豫西南山地、丘陵、南阳盆地,沿唐、白河河流漫滩为砂土,河流漫滩以上稍高而平坦地段分布着黄壤土,河两岸二坡地多为黑老土,河间洼地分布着大面积的砂礓土,盆地边缘垄岗分布着黄刚土、黄老土,丘陵与山地分布着黄褐土、黄棕壤,较高山地为棕壤。 第二节 土壤培肥 (一)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适宜的土壤环境 ;山区、平原 协调的土体构造; 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 良好的物理性状; 有益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大、无污染 。 (二) 高产肥沃土壤培育的基本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肥; 合理灌排; 合理轮作,用养结合; 深耕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 一、高产肥沃土壤的培育 (一)设施栽培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土壤温度高; 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散失少; 土壤养分转化快、淋失少; 土壤溶液浓度易偏高; 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 营养离子平衡失调; 气体危害; 土壤消毒造成的毒害。 二、设施农业中土壤的培肥 (二)设施农业土壤的培肥与管理 施足有机底肥:增施富含有机质的堆厩肥,以免中后期缺肥。 整地起垄:起垄做成“圆头形”,使表里平整,有利于土壤毛细管水分和养分向上运输。 适时覆膜:覆膜既有利于提高地温,又有利于控制土壤水分蒸发,降低设施内空气湿度,减少作物病害发生。 膜下适量浇水:在浇透底墒的基础上,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需浇时以膜下浇水为宜。 控制化肥追施量:为避免土壤溶液浓度升高和有害气体生成,应给以必要的最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