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作文专项2.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考作文专项指导: 技法篇(二) 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 【方法技巧】 1、怎样使文章文采飞扬? ①???? 词语生动:⑴具有建筑美的动词:要能触发读者的联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寓含作者的爱憎感情。 ⑵具有音乐美的词语:a、讲究平仄相重 (相同)和相拗(相反) b、适当地讲究押韵 c、讲究节拍数的匀称、均衡 d、巧用叠音词 ⑶具有绘画美的词语:a、注意冷暖色调的搭配。 b、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写景。 ②??句式灵活:综合运用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 ③??善用修辞: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⑴起兴:由事物引出人事。 ⑵追问:由反问总结上文,以设问引出下文。 ⑶假设:从反面假设的推论肯定正面的事例。 ⑷双关。 ⑸反语。 ④变换人称 2、怎样使文章意蕴深远? ①留白法:⑴表达的内容不必明述或不必尽述,可不必叙述。 ⑵行文至关键之处,戛然而止。 ②象征法:通篇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来暗示某一特定的形象或情理。 ③悬念法。 ④警句法。 范文1:词语生动——建筑美 表决 21世纪的最后一次联合国大会正在纽约联合国会议中心召开。与会者不是各国政府首脑,而是全球360行的行业代表。他们正在对是否允许移植记忆进行表决—— 首先发言的是文学家代表杰克先生,他阔步走上讲台,清清嗓子,开始阐述他的观点:“我们文学家认为,应该允许移植记忆。众所周知,文学家的创作生命十分有限,往往出现作家英年早逝留下来未完成作品的憾事。例如中国的曹雪芹先生,他的著作《红楼梦》没能在曹先生有生之年创作完成。虽然有不少人续写,但总是同原著者的初衷有出入,这不仅是曹先生的遗憾,更是全人类的损失。如果允许移植记忆,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人类文明就会更繁荣。所以我们投赞成票。” 台下议论纷纷,有赞成,也有反对。此时,社会学家王先生跳上讲台,发表他的意见:“我们社会学家认为移植记忆是万万不可的,移植记忆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设想一下移植记忆不但需要供体,更重要的是需要受体。一旦移植记忆,势必会造成受体思维混乱,更可怕的是,受体丧失自己的意识而完全为供体的意识所控制。到那时就会扰乱伦理,人类会长幼不分,那又与原始社会有什么两样呢?由此可见,移植记忆不会使社会进步,反而会造成社会退化。因此,我们投反对票。” 此时,赞成者和反对者阵营分化明显,且势均力敌,表决结果就要看以史学家蔡先生为首的中间派的意见了。 只见蔡先生整整西装,扶正眼镜,在众人注视下走上讲坛:“各位不要争吵,请听我一言。老朽是史学家,希望透彻地了解人类历史。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赞成移植记忆。只要移植了各个历史阶段重要人物的记忆,我们就可以了解历史上的所有事件了……”赞成者的掌声打断了蔡先生的发言,蔡先生顿了一顿,“但是,一旦人类彻底了解了自己的历史,那么,我们史学家就该‘下岗’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反对移植记忆。综合上述两点,我们中间派投弃权票。” 台下静寂无声,主席宣布表决结果:“150票赞成,150票反对,60票弃权。按联合国章程,此议案50年后再行表决,散会。” 解析:在一次联合国关于能否允许人类移植记忆的表决大会上,有三位身份不同的学者先后上台发言。仅看这位同学对这三位学者上台发言时的动作、情态的描写,就令人称绝。在介绍文学家杰克先生上台时,这位同学选用了“阔步走上”、“清清嗓子”等词语,虽寥寥数字,却向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上台者胸有成竹、理直气壮的神态。在刻画社会学家王先生上台时的神态时,仅着一“跳”字,便把发言者迫不及待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把这个“跳”字换成其他动词,就不可能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可见,这个“跳”字就是那个惟一准确的动词。对历史学家蔡先生上台时动作神情的描写,这位同学则选用了“整整西装”“扶正眼镜”“走上”等词语,正是这表现力极强的一“整”一“扶”一“走”,把这位历史学家从容、冷静、儒雅的绅士风度,表现得十分透彻。作者通过准确地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词语,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了三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神态、志趣等方面的差异,人物形象可感、可触,呼之欲出,具有立体感,表现出一种建筑美。 范文2:词语生动——音乐美 皎月当空,清辉满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褥,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 解析:这段文字运用了近体诗创作中必用的平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