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三复习资料1.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9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1 2014.1月3日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小说收在三个集子中,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这部小说写在_________年,这部小说与俄国作家________的一部小说同名。 3.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是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_. 二、词语理解 1.下列词语(或其中加点的语素)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质铺(质:典当、抵押) 苦楚(楚:地方) B.久违:好久没见 未曾经验(经验:动词,经历过) C.侮蔑:轻视、轻蔑 无端(端:来由、缘故) D.卒业(卒:完毕、结束) 不惮(惮:害怕) 2.自序的开头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根据课文内容,分条说出这里“梦”所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面语段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铁屋子”指的是: “熟睡的人们”指的是: “大嚷起来”指的是: 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第一段最后说“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下面说法中对“《呐喊》的来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年青时的理想和追求至今没有泯灭。 B.过去的经历不能忘怀,一吐为快。 C.借以消除寂寞时光的记忆,获得新生。 D.避免将残存在记忆中的梦全部忘却。 2.课文第七段中“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是一个比喻,请简要分析这个比喻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画线部分改写成意思比较直露、通俗的句子。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己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回答,作者写把自己将要结集付印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语言的揣摩 1.课文第二段记叙作者少年时出入质铺和药铺的情形。试分析下面一段话是否可以去掉。 “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章第二部分开始有关S会馆的环境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 A.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作者当时生活的艰难,为下文接受朋友邀请开始写小说做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处境如此,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B.S会馆的环境是悲凉的、寂寞的,这里着力写这种环境,为的是烘托作者当时在屡经挫折之后的心境。这种心境就是感到未尝经历过的无聊和寂寞。 C.作者在S会馆里,不怕环境的艰苦,坚定地研究古碑,并逐步使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这表明当时作者屡经挫折之后,已经心如死水。 D.S会馆的荒凉、寂寞、衰败,含蓄地表明作者当时生活的落寞,作为年青人,他多么渴望与人交流!这段描写在文中使下面的情节出现得十分自然而合理。 五、阅读下段文字,完成1—3题。 我在年轻时期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1.文中的“梦”的含义正确的一项 ( ) A.寻求真理的种种理想 B.对国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 C.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理想 D.喻指对前途的打算 2.既然回忆“梦”使人寂寞,为什么又“偏苦于不能全忘却”?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当年那救国救民壮志,虽未实现。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