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2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2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考点规范练第4页 ?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第1~2题。
1.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毅行活动,甲、乙之间虚线是行进路线。关于行进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①处远眺学校美景
B.在②处欣赏峡谷雄姿
C.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D.行进路线为由西北向东南
2.该地计划修建一水库,你认为最佳的坝址应选在( )
A.①处 B.②处
C.乙处 D.丙处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①处与学校间有凸形坡,视线受遮挡;②处两侧为陡崖,中部为峡谷;乙地陡崖位于山脊处,不能汇水;根据指向标,行进路线整体为由西南向东北。第2题,丙处为河流流出山口处,且上游有盆地利于蓄水。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及拍摄的照片,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
图2
3.能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像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关于该区域地形与河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乙处能看到甲和丙
B.在戊处陡崖可进行跳伞
C.己处可形成冲积扇
D.河流流向大体自北向南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图1中甲处前方有由西南流向东北的河流;北方等高线闭合,为山岭;西北方向也是山岭,其中乙—己之间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为谷地,因此能拍摄到图2所示照片的是甲处摄像机。第4题,乙和甲之间有山脊,在乙处不能看到甲地;戊处陡崖下面是河流,不能进行跳伞;己处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为山脊,不会形成冲积扇;图中地势大致北高南低,河流大体自北向南流。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米,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米 B.220米 C.250米 D.310米
6.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海拔为550~600米;据题干知急流段高差为30米,则乙为300~320米。所以两地高差为230~300米,C项正确。第6题,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A项正确;山顶处没有悬崖,B项错误;根据等值线可知,最低处位于湖泊,C项错误;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D项错误。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平直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隧道路面的海拔与桥梁长度可能是( )
A.350米,600米
B.360米,600米
C.355米,1 000米
D.345米,1 000米
8.当山峰的阴影与高速公路与桥梁重合时( )
A.太阳升起 B.北京时间12时
C.即将日落 D.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 ?导学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图中隧道的起点在350与36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隧道是平直的,因此其路面海拔为350~360米,故可判断A、B、D三项错。桥梁分别位于山峰东、西两侧的山谷中,其路面海拔为350~360米,根据比例尺可估算其长度可能是1 000米。第8题,当山峰的阴影与高速公路与桥梁重合时,由指向标可知此时太阳位于山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地方时为12:00,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D项正确。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隧道( )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 000米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10.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
A.MN B.PQ C.MQ D.NP
答案:9.C 10.C
解析:第9题,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千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第10题,据图可判断图中等差距为100米,M(600~700米)、N(300~400米)、P(200~300米)、Q(200~300米),所以选项中MQ之间的高差最大。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第11~12题。
11.关于该区域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北高南低 B.山高谷深
C.坦荡无垠 D.山河相间
12.图示河段( )
A. ①河位于②河东侧
B.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
C. ①河落差大于②河
D.适宜开发航运和旅游
答案:11.C 12.C
解析:第11题,观察三幅地形剖面图并进行海拔对比,可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图中河流众多,山河相间分布,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第12题,读图可知,①河位于②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探究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2课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2.doc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2课 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doc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学素材 北师大版必修1.doc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 2017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doc
- grace作业团体课程.pdf
- 资料snrf51422发行说明snrfotes.pdf
- 关卡恶搞版游戏介绍.pdf
- 数字信号处理与控制老师ch4e.pdf
- 章因素模型套利定价理论.pdf
- effect-of oriented fiber membrane fabricated via needleless melton water filtration efficiency desalination40效应纤维制造纯净无熔体在水中效果效率.pdf
- 文稿说明介绍2017 contempvolpi contemporary mood web.pdf
- 项目大计划二小组有点复杂线程池.pdf
- 使用brad larsen http生成电源表器手指湖奖金轨道tommy-emmanuel the finger lakesTommy.pdf
- 对乙酰氨基酚测定报告assay demo.pdf
文档评论(0)